初秋时节,临江市大栗子街道望江村的“旺疆之家”暖意涌动。6位朝气蓬勃的新西部计划志愿者带着热忱与理想在此集结,不仅为这个承载着志愿温情的居所注入了鲜活力量,更在与老志愿者的相遇中,悄然拉开了一场关于协作共融、精神传承的温暖序幕。 活动伊始,沈飞洋作为24级志愿者代表结合自身服务经历,从岗位工作技巧、基层沟通方法、生活适应经验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并向志愿者传达了成立望江村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的计划。他们围绕“如何高效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怎样与服务地群众建立信任”“如何平衡工作与个人成长”等新志愿者关心的问题,用真实案例和实用建议搭建起“经验桥梁”,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服务望江村”等困惑共同展开深入探讨。老志愿者耐心解答,现场演示活动策划、信息编辑等基础工作流程,帮助新志愿者快速掌握岗位核心能力。交流环节中,25级志愿者李佳瑶积极提问,对设计、文创有着浓厚兴趣和专业特长的她,偶然间看到了“童绘乡村·‘箱’遇美好”这场助农亲子文创活动,没想到服务还可以这么有意思。在沈飞洋的建议下,她承接了设计旺疆之家门牌的任务。 在交流结束后,新老志愿者开展了“旺疆之家”门牌设计活动。大家以“西部服务精神”“地域文化特色”“志愿服务理念”为核心灵感,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建议融入望江村的山水及大棚元素,凸显地域特色;有人提出加入志愿者标志,彰显志愿精神;还有人希望门牌风格温馨活泼,契合旺疆之家的氛围。李佳瑶认真倾听每一个人的想法,仔细记录下大家的建议,开始构思门牌设计方案,让小小的门牌承载起所有志愿者对这个“家”的热爱与期待,她不负众望,获得了村干部的一致认可。 在设计完门牌后,李佳瑶主动提出,要将亲子文创活动中的手绘图案设计成电子标识,让大家的想法更便于传播和应用,为农产品的推广拓宽线上渠道。沈飞洋欣然应允,耐心地向她讲解手绘时的设计理念和信息。李佳瑶则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细致打磨每一个细节,让电子版包装箱既保留了手绘的温度,又具备了更强的实用性。 此次活动通过“经验传递+创意共创”的形式,既为新志愿者注入了“成长能量”,也让老志愿者的服务价值得以延续。这股青春力量,是乡村发展的鲜活动能,更是志愿火种的接续传递。未来,他们将继续扎根望江村,以热忱绘就乡村振兴图景,让志愿之光在这片土地上持续闪耀。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