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双辽市深入贯彻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方面统筹努力,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充分发挥人才在服务双辽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的智力支持和保障作用。 精准谋才,培植精英沃土。建立人才编制“蓄水池”。在编制总量内统筹使用事业单位空余编制,依托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建立人才编制池,三年力争实现储备编制200个目标。汇聚人才引进合力。全市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务员招录、硕士人才引进、特岗教师招聘、医疗卫生人才聘用、社工岗招聘等方式共引进各类人才819人。创新人才流通渠道。实施《域外双辽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回双工作实施办法》,为域外优秀人才集聚双辽开辟了新路径,已成功回引20人。搭建候鸟人才工作站。建立工业、农业两个专家工作站,签约18位省内知名专家教授服务本地工农业产业。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成立8个大学生实践基地,吸引21位优秀高校毕业生来双实践,为全市大数据、职业教育等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精准育才,扩展进步空间。实施重点人才培训工程。通过科技领军人才支撑、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青年人才开发、“科技提升”、“科普活动周”等培育工程,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咨询、交流700余场次,培训3.7万余人次。实施基层人才学历提升计划。每年推荐30名有学历提升意愿的现职“村两委”班子成员、农业技术人员、返乡创业退役军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致富带头人等到省内特定高职院校参加学历教育,为农村培养储备高素质实用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沃亿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吉林农业大学积极开展合作,每年投入200万元以上科研经费,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精准爱才,营造舒心环境。营造浓厚政策氛围。举办双辽市2020年新春返乡游子学子人才政策宣传推介会,介绍本市产业政策和人才发展环境,鼓励回乡就业创业。建立联系专家机制。每年春节前,开展市级领导走访慰问市管专家活动,发放专家慰问金,并鼓励他们为全市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加大事业关怀力度。定期与硕士人才开展谈心谈话,了解人才需求。到硕士人才公寓开展新春走访慰问,赠送双辽书法家题写的人才政策春联和福字。加强政治引领,新发展24名硕士人才入党。 精准用才,服务振兴发展。开展市管优秀专家评选。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评选第四批25名市管优秀专家。引导优秀市管专家发挥带动引领作用,组织医疗、教育和企业等类别专家到基层一线开展扶贫义诊、扶贫支教、扶贫济困、扶贫促消费等活动。推进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针对疫情特殊情况,采取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方式开展院士专家基层行活动,解答乡镇提出问题32个。省蔬菜专家王学国指导红尖椒种植1200亩、水稻专家凌凤楼指导水稻种植10万亩、花生专家卢敏指导花生种植8万亩。长春工业大学吕景文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王沛教授围绕双辽产业,深入园区,为重点产业基础布局出谋划策。号召域外游子共抗疫。组织动员300余名双辽域外游子积极参与全市抗疫工作,直接捐赠体温计1000个、医用口罩6300个,同时,积极联系购买渠道,使全市及时购到医用口罩3万个、医用手套1万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