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打造创新发展平台 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梅河口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纪实
史一涵 孙婕 记者 韩铁英 吴连祥
日期:2021年01月28日 来源:吉林农村报

打造创新发展平台 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全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5.7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15.3 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50.2亿元、增长10%,各项指标增速全市领先,在全省开发区综合实力考评中位列榜首……

一串串数据昭示了梅河口高新区砥砺奋进、蓬勃发展的成长轨迹,呈现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梅河口高新区秉持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平台”的初心使命,高起点布局、高标准建设,先行先试、善作善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项目建设历史最优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梅河口高新区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干部职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竭尽全力抓招商、上项目、稳经济、促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蓄积了强大动能。

发挥招商引资主体作用,克服疫情影响,成功引进北京天衡、山东鲁南、泰国正大、江楠集团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落户,预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1.5亿元,同比增长16.5%,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总量位列全省市(州)第二。

深入开展“三抓”“三早”行动,设立园区项目服务中心,落实重点项目专班负责制和专员服务责任制,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全年开工建设项目28个,总投资260亿元,其中,列入全市“三早”行动项目17个,总投资102亿元。项目投资规模、产业层次和单体投资额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梅河口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君(中)深入双创园梦工厂调研

产业集聚全面升级,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前瞻的眼光,崭新的发展理念,优质高效的服务,催生出开发建设的累累硕果,更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29.82平方公里范围内,梅河口高新区合理分配产业、生态和生活空间,科学谋划了商贸、教育、现代服务、工业、未来发展方向等五大功能区。同时,为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立足基础优势,顺应产业发展方向,在五大功能区基础上又精细布局了医药健康、健康食品、静脉环保、现代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六大产业园,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的新格局。医药健康四环固体制剂、津升生物制药产业化生产车间和谷红制药GMP新建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天衡药业鲁南制药医药研发和药品生产项目,医药健康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特医食品产业、果仁食品精深加工产业、方便食品产业发展迅速。“小冷面”卖出“大产业”,线上销售额在全国名列前茅。康美大健康产业园项目、麦孚特医食品产业园项目、纳德果仁松子精深加工产业园项目、弘越食品深加工项目、健康食品产业园项目等一批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项目落户发展,形成了产业优势。

企业持续增加,新兴业态展露头角。区内工业企业由原来的512户,增加到1214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由35户增加到47户,为培育新产业夯实了基础。现代服务业、电商产业、医药研发产业发展迅速,初具规模。随着电商产业园的投入使用,销售方式已完成由传统的线下销售转变为线上销售,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线上平台多点开花,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为经济增长开辟了新路径。正在施工的电商产业园孵化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以天衡医药为主导建设的医药研发孵化器项目,将促进医药产业由生产加工型向药品研发型转型升级。

功能品位大幅提升,创新引领态势强劲

经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建成了投资200亿元、占地10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城,累计释放项目用地8462亩,完成高压线迁改,配套建成“九路一桥”工程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园区基础设施实现“九通一平”,园区承载功能显著提升,一批投资体量大、示范带动强的优势项目纷纷入驻,医药健康、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快速崛起、集聚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建成了会议会展中心、企业服务中心、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融媒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投资政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项目孵化、电商服务、产品展销等多样化服务,最大限度吸引科创资源入驻。落户企业20户,总投资70亿元,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40亿元,税收20亿元。

用足“绣花功夫”,推进道路、绿地、水系、景观等建设,高新区颜值、影响双提升,成为梅河口市一张亮丽名片,共接待国家、省、市层面130人次,成功承办了全省开发区统计工作会议。

梅河口高新区蓬勃发展的态势,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支持。国家科技部将梅河口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纳入科技部“十四五”规划,予以顶层推进。科技部领导莅梅授课指导,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活力积极释放

全区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征地拆迁、抗疫复工等“大战大考”中敢担当、善作为、挑重担,彰显了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高新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班子带头认领任务,一对一联系服务企业,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坚定了投资者的发展信心。建立市政数局高新区分局,行使独立的行政审批权限,企业“进一扇门、盖一个章”就办完所有事项,实现办事不出区。为克服疫情影响,全面推行“网上办、手机办”审批模式,非常时期政务服务“不打烊”“不断档”。投资建设高新区人才公寓,安排2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安置和培养。

推行“项目专班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对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行专班推进,包保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手续办理、沟通联络、政策争取等工作,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在重要时间节点,对域外企业家开展各种形式的关怀慰问活动,用周到贴心服务,把企业家团结凝聚起来。

主动服务发展大局,高新作用持续凸显。从组织“走进春天,拥抱健康”万人健步促消活动到与各部门做好“最美春天,活力梅城”五一全民健康打卡促销活动,从快速推动双创园的建成到深入探索夜经济发展之路,从筹备啤酒节的盛大开幕到高效推进城市会客厅的建设……处处都有“高新区人”的身影,发挥了特殊关键作用。

放眼今日梅河口高新区,一批投资体量大、示范带动强的优势项目纷纷入驻,医药健康、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快速崛起、集聚发展,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继荣获“国家火炬梅河口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吉林省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医药健康产业特色园区”、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等称号。

回首过去,多少蓝图成现实;展望未来,无限风光在征途。站在“十四五”的起跑线上,梅河口高新区将沿着创新发展的轨迹,续写更加壮美的篇章。

(本版照片由梅河口高新区提供) 

0
责任编辑:初慧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