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伟
今年夏天,忙完手头的工作,借着休年假的空闲,怀着对故乡的眷恋,我带着妻子和女儿踏上了归乡之路。
汽车飞驰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副驾驶座位上,妻子已经睡着,路标在眼前一一闪过,距离家乡越来越近了。所谓“近乡情更怯”,越是接近故乡,心里越是忐忑。眼见车子到高速出口了,我开始减速,妻子感觉到车速的变化,睁开惺忪的双眼:“到了?家乡变化真大啊。”
我望着车窗外缓缓后退的山村,一排排宽敞明亮的农舍,间杂着一栋栋精致的别墅。农家院里停放着农用车,有的门前还有私家车。乡间宽阔的马路两旁是高大的白杨树,偶尔有农用车驶过,车上拉着农用机械,人们的脸上都笑逐颜开。远处山坡上碧森森的全是果树,隐隐看到枝头挂满果子,打开车窗,一股甜丝丝的果香,瞬间涌入车内。
车子驶进老家那个小村,原来的青石路已经被混凝土路面所代替,路两旁栽种着一排排垂柳,在微风中摇摆着袅娜身姿。路沟里是脉脉的流水,水面上几只白鹅看到有车子过来也不害怕,依然悠哉游哉地游着。当我们来到老屋的大门前时,父亲早已等在门口。
回到家,感觉哪里都舒心,即使睡觉也是格外的酣沉。
第二天清早,我还沉醉在梦中,就被妻子摇着肩膀推醒:“外边空气可好了,咱俩出去走走。”
我家老屋在村头,西边有一条出村的乡间土路,顺土路走了没一会,我们便走出了村子。回头看,小村笼罩在淡淡的晨雾里,几缕炊烟如白云般升腾在民居上。鸡鸣声此起彼伏,催促着晨睡未起的人们。偶尔一两声犬吠和骡马的嘶鸣,还有各种鸟儿的啁啾,让晨雾中的山村显得更加宁静安详。
我们沿着小路慢慢地踱着。远处道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近身路边的玉米已经蹿出了红缨,高粱也抽穗了,玉米叶和高粱叶子上挂满露珠。晨风吹来, 露珠滴落,打在低处的高粱、玉米叶子上噼啪作响。密密实实的高粱和玉米就像两面密不透风的高墙,遮住了路两边远望的视线,不可见高墙外面的世界。路边的蒿草也是露珠盈盈,在朝阳的映照下熠熠发光,闪着七彩的光晕。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晨风中静静地开放,展示着自己的美丽,花香招来了无数的蜜蜂和蝴蝶。深深地吸口气,一丝花草的香甜直透肺腑,沁人心脾。
家乡沙土地多,适合花生生长,我这次回来,花生才开花。碧油油的叶子下开着一朵朵小黄花,叶子高出花很多,黄花只能隐隐可见。放眼望去,田野上是一层薄薄的白雾,笼罩在这一片绿色的原野上,犹如碧波荡漾的大海,黄色的小花恰似碧海蓝天里点缀的点点星光。
花生地头偶尔可见一小片芝麻,这是农民为了防止过往的车辆不留神轧了地头的花生,特意种的。高高的芝麻也正值花期,粉白的芝麻花紧紧地抱着芝麻秆,夹杂在绿叶里。
此时,朝阳已经慢慢地升起,天空碧蓝碧蓝的,矮矮的花生遮不住高远的天空,视野非常好。天边隐隐的一带远山,几朵白云漫无目的地游荡在苍山与蓝天之间。淙淙的流水声从远处传来,流水声里夹杂着牧人吆喝牛羊的声音。
“河,河!”妻子兴奋地叫着,向前跑去。
穿过花生地,一条小河横在面前。浅浅的小河犹如一条白色的玉带,蜿蜒曲折,汩汩流淌。河水冲击着河道里的石头,泛起雪白的浪花,就像一路高歌的顽皮儿童。
太阳已经升起老高,火辣辣地照在身上,头一天雨后潮湿的大地腾起的水蒸气围绕在身边,好像蒸笼一样,清晨的凉爽一扫而光。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转眼假期满了,我们踏上了归途。女儿问我:“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再回来?爷爷说,下次再回来带我去北河抓鱼,上山采蘑菇和野果子呢。”我们都已经开始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