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梅河口市委举行八届八次全体会议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梅河口市委第八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在政务中心隆重召开。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市委书记王爱明代表市委常委会作题为《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十三五”以来,梅河口取得了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四大板块”建设,构建“两城三区”城市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梅河口特色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实力领跑全省、蝉联全国百强,连续6年获得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第1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梅河口历史性获得5个“全国百强县市”荣誉称号;三是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贯穿“十三五”发展始终,历史上首次打造了工业新城、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教育小镇、世基啤酒生态小镇4个百亿级项目集聚平台,成为项目集中建设、加速释放的最好时期;四是推进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构建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五是社会事业实现现代化,建成具有明显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医疗、教育、文体“三个中心”;六是深入实施名城创建工程,建成公园城市、花园城市、精致的客厅城市,城市管理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七是高起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环境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连续3年在我市召开;八是城乡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九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于“十四五”发展目标,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梅河口“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要充分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十四五”发展优势,牢牢把握“四条工作主线”不动摇,按照“三步走”战略安排,坚持“三三四四五五”战略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总量翻一番,达到6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翻一番,达到60亿元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达到6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城市。通过两个五年规划,到2030年实现“三个一百、三个一千”发展目标,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服务辐射人口达到1000万人,成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引擎。到2035年,建成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会议强调,“十四五”期间,要紧扣区域“四个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样板。一是建设产业集聚中心,打造中国北方食药城。医药健康产业要积极融入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打造一批百亿级企业、百亿级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产业要重点发展休闲食品、餐桌食品、特医食品、保健食品;装备制造业和建筑及其配套产业要引进一批高资质建筑企业和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建设商贸物流中心,打造区域现代商贸物流城市。三是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打造服务业创新发展城市。四是建设医疗教育文体中心,全面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打造社会事业现代化城市。五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全域旅游景区城市。六是实施名城建设工程,打造中国最美城市。七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城市。八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打造民生幸福城市。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工作状态,拿出“首战即决战、一战定开局”的勇气和信心,全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局面。梅河口已经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使命光荣、重任在肩。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以开局决战、起步冲刺的劲头,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市委副书记、市长崔彦磊就《中共梅河口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作说明。第一次全体会议后,与会人员开展分组讨论,围绕王爱明所作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中共梅河口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踊跃发言,提出建议。 下午,全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梅河口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和《中共梅河口市委第八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草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