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爽
一天晚上,父亲从地里干活回来,拿着一捆庄稼的尖子,说是乌米。后来我在书上得知,乌米是高粱在孕穗时生的一种病,叫黑穗病。在本该结穗的地方,生长出来的却是白色棒状的乌米,可以食用,味道微甜。
上学时,我家离学校比较远,总是要等到下午两三点钟放学,回到家才能吃上午饭。有一次放学路上我饥饿难耐,就到路边的一片高粱地里去找乌米。
我当时还不会辨别乌米与高粱,看着那些刚刚打苞的高粱,哪个都像乌米。曾听表哥说过,乌米比高粱苞要硬一些,长得结实一些,叶子裹得紧一些,于是我把一棵极像表哥说的高粱秆扶歪,捏捏却很软,那就不是乌米了。但偶尔也有挺硬实的,我想一定是乌米,掰开后发现还是高粱苞,吓得我赶紧撒手。记得表哥说,高粱苞特娇贵,一旦被掰开,这棵高粱就废了,不可能再结出饱满的穗子。
后来,我终于学会了打乌米。
乌米苞的结实不是捏出来的,而是观察辨认出来的。尤其最上边那一节高粱秆会细一些,而且还有点弯。会打乌米的人是不会弄错的,完全用不着掰开看。表哥说过打乌米的顺口溜:“顺沟走,抬头瞅,见到大肚就下手。”
打乌米是个辛苦活儿。密不透风的高粱地里闷热,高粱叶子会把胳膊、脖子和脸划出红道道,被汗水一浸,钻心地疼。
高粱开始结穗了,乌米也就露出头来,这时的乌米像一缕黑胡子,就不能吃了。由于乌米秆上的营养无处释放,就会憋出一些枝丫,此时二茬乌米该生出来了,它的每棵丫子上,长出来的必定也是一个个小乌米。
乌米也和粮食一样,做熟了才好吃。如果打的不多,可以连叶一起烧烤,然后扒掉叶子再吃。如果打到很多,就把叶子扒净,放锅里蒸熟再吃。若捣碎后拌上农家大酱,就是乌米酱,更是一道独特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