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2日
首页
第04版:喜迎二十大

江畔“鱼·坞” 别有“洞天”

——集安市下活龙村特色旅游放异彩

□ 丁宏伟 康桥 本报记者 吴连祥

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江中鱼群密集,是鸭绿江渔猎的首选地。这里,就是集安市麻线乡下活龙村。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这个江畔渔村创建“乡里农创园”,联合高校建立“双创”平台,打造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下活龙样板”。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下活龙村开动脑筋,培育打造农文旅融合产业。2019年9月,孵化以村民双创主体与文创企业主导的联办企业,发挥高校智库优势,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的乡村创新创业模式。建立“乡里农创园”,吸引村民、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到乡村创新创业,为农创客、新农人等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根据下活龙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进行产业孵化,为企业提供入驻空间、技能培训、企业孵化,运营服务,实现一产提质、二产布局、三产孵化,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以生态之美,引领发展之变。“乡里农创园”以三产“吃住行”为先导,与地方政府合作联合开发“渔·坞”品牌民宿,民宿由套房、标间、大床房、土炕房组成,其中村部区现有民宿9户17间,可容纳54人,西沟区现有民宿4户8间,可容纳22人。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800人;2022年,利用闲置校舍,改建10间标准化四人间寝室,独门、独立卫生间、淋浴、办公桌椅,一间小型咖啡厅。利用主体房舍扩建厨房、展厅等,能接待40人住宿就餐,对下活龙村史、鸭绿江野生鱼等进行整体展示,建设户外露天演艺舞台等项目;利用村舍300平方米二层楼房,改造建设2个乡村车间,满足30人同时加工制作。同时,综合利用空间,设有开放式书吧,开展“年画版画制作”“布艺生产制作”“美食加工”等项目,整体提升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

2018年以来,“乡里农创园”先后举办了乡村创新创业培训、非遗手工创作培训、乡村振兴研修班、校企联合陶艺技能培训等创业服务活动35期、培训1240人次,其中下活龙村有40%村民参加了培训,使他们增强了创新创业认识,提高了创新创业技能,拓展了创业路径,使众多村民走上了创业之路,还推动了村民返乡进程,村民返流率达到15%。同时,扶持民营企业5户,接待考察调研35次,接待人数1500余人,扩大了下活龙村的整体影响力。

面对良好发展势头,“乡里农创园”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计划孵化文化创意及非遗企业5至10户,带动村民创新创业。建立乡村文创产业孵化基地、孵化乡村文创与非遗工作室,孵化大学生乡村文创研发团队,策划设计乡村文创产品,建立电商销售渠道,扩建“乡里农创园”二部和三部,扩大孵化空间和服务项目,建立“乡村文创车间”,打造“乡村音乐创作表演项目”,建立“陶艺工坊”“布艺工坊”“乡村美食工坊”等8处“非遗文创工坊”。建立“乡村非遗文创系列培训”(学徒制),打造“吉林乡礼”——吉林省乡村振兴非遗文创礼品品牌。

在“乡里农创园”助推下,下活龙村申请各类乡村振兴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大力改善基础建设和整体面貌,先后荣获省级“乡里农创园”、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A级旅游运营单位等称号。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