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守住 “钱袋子”!别让骗局偷走幸福晚年!
王欣婷
日期:2025年10月24日 来源:

金秋十月,孝亲敬老氛围正浓。在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敬老月” 活动期间,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养老钱”作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定心丸”,恰恰是不法分子觊觎的目标。近年来,养老诈骗案件频发,手段不断翻新,严重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快来跟小编一起认清诈骗陷阱,掌握法律武器吧~

一、认清 “五大常见陷阱”,警惕诈骗套路

不法分子常常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重视养老、情感需求强烈等特点,设计层层套路。以下五类诈骗手段需重点防范:

(一)“保健品/药品”诈骗:“包治百病”是谎言

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健康讲座”为诱饵,夸大保健品、“三无药品”功效,宣称能“治愈疑难杂症”“延长寿命”,通过“一对一推销”“虚假患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无效产品。

(二)“养老投资”诈骗:“高收益零风险”是陷阱

以“养老公寓”“养老理财”“以房养老”等名义,承诺“高利息”“稳回报”,诱导老年人投入资金,甚至要求抵押房产。初期可能发放小额“收益”骗取信任,后期则卷款跑路。

温馨提示:正规养老理财项目需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凡是承诺“零风险、高收益”的,一律不要相信!

(三)“虚假养老服务”诈骗:“贴心照料”藏猫腻

打着“高端养老社区”“24小时专业护理”旗号,以提前缴纳“会员费”“床位费”可享受优惠为诱饵,收取高额费用后,要么降低服务标准,要么直接关门失联。

(四)“冒充亲属/公职人员”诈骗:“紧急求助”要核实

不法分子冒充老年人子女、孙辈,谎称“生病住院”“车祸急需用钱”或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声称 “老人涉嫌洗钱”,要求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以此骗取钱财。

防范要点:遇到此类情况,务必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直接联系亲属核实,切勿直接转账!

(五)“情感陪伴”诈骗:“暖心关怀”是骗局

针对独居老年人,不法分子通过线上聊天、线下探望等方式,建立“情感联系”,获取信任后,以“治病缺钱”“投资周转”等理由索要钱财,得手后便消失无踪。

二、掌握“三大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当老年人遭遇养老诈骗时,不要慌乱,可通过以下途径依法维权:

(一)及时报警,固定证据

发现被骗后,第一时间拨打 110 或全国反诈专线 96110 报警,提供诈骗分子的联系方式、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购买合同等证据,协助警方开展调查。

(二)申请法律援助,获得专业帮助

老年人因经济困难或行动不便,无法自行维权的,可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免费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律师会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代理诉讼等服务,帮助老年人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

(三)向监管部门投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若涉及养老机构、保健品商家、理财公司等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可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相关部门会依法查处,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更多人受骗。

三、牢记“四句防范口诀”,远离诈骗风险

“免费” 噱头别轻信,“高收益”项目要警惕,“转账”之前必核实,“法律求助”找正规。


初审:张立蕴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0
责任编辑:张立蕴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23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