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光从枝蔓间倾泻到人民调解员于亚春身上时,她正忙碌地工作着。 近年来,随着立案登记制的实施,大安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不断攀升,审判压力逐年加大。2019年仅民事案件受理就突破3400件。面对逐年加大的案多人少的矛盾,大安法院在立案登记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多元纠纷解决途径,寻求“诉讼爆炸”的疏散口。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实现诉讼服务功能集约化,努力为法官减负,让群众“一次解纷”。 建立诉前鉴定机制 大安法院引入诉前鉴定机制,这一机制走在全国法院的前列,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基础上,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方面发挥了优势。 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案件需进行司法鉴定的可以在诉前调解阶段申请进行。鉴定结果出来后经过伤残对比表就能计算出赔偿比例,调解员在这一基础上可以对当事人进行调解。而一旦调解不成,也会简化后续的审理程序,缩短案件办理天数,大大缩短审限,提高审判效率,实现了案件的快审快办。 人民调解员于亚春就在一起赵某驾驶三轮车和付某所骑电动车相撞的交通案件中运用了诉前鉴定机制,经过三次调解后,成功结案。在缩短时间的同时,为被告节省费用近3万元。 引入人民调解机制 大安市人民法院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并配备良好的工作场所,选派有丰富调解工作经验的退休老法官、引进社会阅历丰富的劳动仲裁人员,以及对案件流程有充分了解的陪审员为专职人民调解员。 于亚春给笔者讲述了她曾经调解的一个故事。原告杨某和被告赵某都在市场卖菜,因为抢占位置言语不和而互相大打出手,致使杨某被打伤。被打了没有拿到赔偿款,杨某觉得自己很委屈,于是来到法院起诉赵某。于亚春了解到两人当时在菜市场发生口角后扭打在一起,导致杨某住院治疗。治疗期间的医药费、生活补助费、护理费总计15186元。于亚春在查清各项费用之后,分清事故责任,分别对当事人进行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达成调解。被告赵某当庭支付赔偿款5500元给杨某,两人握手言和。 于亚春说:“群众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这是我们人民调解员的职责。” 健全分调裁审工作机制 妻子谢某和丈夫朱某两人都是二婚后走到一起的,并且婚后育有一子,朱某原来有一女儿。因为生活琐事,两人经常吵架。一气之下,谢某提出离婚并诉诸法院。 调解员许海燕接待了谢某,在交谈中得知谢某并不是非要离婚,而是想通过离婚这种方式来解决夫妻之间的矛盾。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在许海燕多次和朱某沟通协调之下,朱某终于回心转意。现在二人生活和睦,有什么难事谢某还会主动联系许海燕寻求帮助。 像离婚案这种简单的诉讼案件,大安法院原则上基本实现诉前调解。 大安市人民法院对诉求案件进行合理分析,实现繁简分流,快慢分道。并且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独任审判团队,做到诉调衔接有序。通过释明法律关系,灵活解决纠纷,有效降低了成本,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