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双阳区下辖四街三镇一乡、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3.6万人,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梅花鹿种源养殖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鹿业百年传承 资源优势明显 养殖基础深厚。双阳区有300多年梅花鹿养殖历史,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梅花鹿之乡”。截至2024年末,全区鹿只总量达到33.8万只,占全省梅花鹿总量的40%、全国30%。现有省级梅花鹿遗传资源保种场12家,国家级保种场1家,养鹿户1.3万户,年产鹿茸达560吨,是全国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基地。 产业链条完善。全区拥有东大鹿业、东鳌鹿业、世鹿鹿业、中鹿鹿产品检测、神鹿峰景区等涉鹿市场主体数千家,涵盖养殖、屠宰、加工、科研、检验、销售、文旅等全产业链条,梅花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65家,生产十大类1000余种产品,鹿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市科技型“小巨人”企业23户,省级鹿业龙头企业13户,省级鹿业“专精特新”企业8户。各类鹿产品经销店2000余家,形成了完整的梅花鹿市场营销体系,全年交易鹿副产品达7500吨,2024年鹿业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50亿元。 品牌价值攀升。“双阳梅花鹿”公用品牌先后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全国绿色农业地标品牌、吉林十大地理标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4年,荣获中华品牌商标节金奖,被纳入农业农村部精品品牌培育计划,“双阳梅花鹿茸”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扶持政策叠加。在省市专班的牵头抓总下,双阳区也成立了鹿产业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推进鹿业发展,全面构建梅花鹿全产业链发展布局。 集群态势强劲。2024年,吉林梅花鹿成功获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双阳区项目占比超过50%。同时,双阳区拥有鹿业省级科技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吉林省梅花鹿产业研究院、吉林省梅花鹿产业协会等也相继落户双阳区。 发展目标明确 合作前景无限 做好“标准化”文章,建设国家级梅花鹿种源繁育基地。实施双阳梅花鹿种源保护及种群提纯复壮工程,全力提升双阳区梅花鹿优质基因库存储能力,逐步扩大梅花鹿种群规模。坚持乡乡变鹿乡,重点实施“产业大镇、产业大村、产业大户”培育行动,建立“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庭院经济”发展体系,全面夯实鹿业发展底盘。坚持“精养模式”,加大标准化的技术推广、企业培育和养殖小区建设力度,全力打造技术高端、养殖规范、管理先进的梅花鹿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做好“科技化”文章,建设国家级梅花鹿科研实践基地。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强与大企、大院、大所、大学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深度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借势借力推动鹿业发展。探索建立梅花鹿及鹿产品溯源系统。 做好“项目化”文章,建设国家级梅花鹿精深加工基地。坚持平台引领,扶持重点鹿业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加快推动国家梅花鹿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扶持鹿业生物、世鹿鹿业等重点加工企业入库入规。积极做好梅花鹿“食药健”类产品开发,切实增强梅花鹿药食价值。 做好“品牌化”文章,建设国家级梅花鹿产品集散基地。围绕打造面向全国的梅花鹿产品和东北名优特产集散中心,充分发挥鹿港集团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扩大市场的核心支撑作用,全力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目标。重点抓好梅花鹿产业市场质量检测、产品标准制定、行业价格制定。加大与梅花鹿产品的主销区的对接合作,加强诚信鹿业建设,打造梅花鹿产品放心消费示范街、示范店、示范企业。 做好“多元化”文章,建设国家级梅花鹿文化传承基地。大力推进梅花鹿文脉传承挖掘,讲好神鹿之乡等历史故事,让鹿文化力量沁润人心。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梅花鹿+旅游”“梅花鹿+康养”战略,多元打造梅花鹿庄园、开发梅花鹿系列文创产品,拓展特色旅游功能,激发梅花鹿旅游消费潜力。创作以双阳梅花鹿为主题的画册、剧本等宣传品,增强“中国鹿乡 自在双阳”品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