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线从居民楼窗口垂落,电动车在楼道内违规充电……这些曾令沿江社区居民忧心忡忡的安全隐患,正随着一场“疏堵结合”的专项整治行动而消退,近日,临江市新市街道沿江社区聚焦“飞线充电”乱象,打出“宣传引导+巡查劝阻+资源优化”的组合拳,以“四个到位”为标准,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居民的广泛点赞。 根治顽疾,需有雷霆手段。沿江社区首先展现出“堵”的坚决态度。各网格员开展拉网式巡查。一旦发现“飞线”,立即顺藤摸瓜,上门进行“面对面”劝导。在处置中,网格员并非简单制止,而是充当“安全宣讲员”,耐心向居民分析“飞线充电”易引发火灾、短路、触电的风险,讲清法律法规和责任后果。截至目前,发现的3起“飞线充电”行为均被成功劝阻并当场整改,实现了发现一起、教育一户、整改一处的精准治理。
社区治理,堵不如疏。沿江社区深刻认识到,只有解决了“在哪充”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飞线充电”。为此,社区重点对小区内的充电车棚进行了“空间革命”。组织人员对长期“霸占”充电口的“僵尸”自行车、摩托车进行了集中清理和转移,彻底释放了被挤占的充电资源。这一举措,有效盘活了现有设施,让电动自行车有了“专属席位”,缓解了居民的充电焦虑,从源头上减少了违规充电的动机。 “以前看到楼道里拉线充电,心里总不踏实,现在好了,社区管得严,车棚也清理干净了,我们充电既方便又放心!”一位社区居民由衷地说道。此次整治,不仅是消除安全隐患的“硬行动”,更是一次全民安全意识的“软提升”。通过居民群信息推送、违规车辆贴单提醒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飞线充电危害大”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居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遵守,共同维护社区安全的氛围日益浓厚。 下一步,沿江社区将继续巩固整治成果,探索建立常态化巡查与定期清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确保“飞线”不反弹,让安全通道始终畅通,让居民的家园更加安宁祥和。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