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以来,临江市兴隆街道东盛社区用一个个看得见、用得活的协商空间,重构着社区治理脉络,从楼宇门前的“移动圆桌”,到开放通透的“党群议事亭”,再到汇聚民智的“睦邻议事厅”,这些由居民“唱主角”的多元协商议事平台,如同精心编制的纽带,将家家户户紧密联结,让居民的意见在家门口就能被倾听、诉求在邻里间就能被回应、共识在交流中就能被凝聚,共同书写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篇章。 楼门是社区治理的“最后一米”,也是居民生活的“最小单元”。东盛社区以楼门为单位,组建由楼栋长、网格员、热心居民、物业代表组成的楼门议事小组,将议事桌搬到居民“家门口”。针对楼内卫生、设施维护、邻里矛盾等民生小事,定期开展“圆桌会议”,让居民畅所欲言提建议、出主意。今年以来,通过楼门议事累计解决杂物清理、停车位协调、卫生清洁等问题20余件。这类“接地气、高效率”的楼门协商,让“家门口的烦恼”得以快速响应,真正实现“民有所呼,议有所应”。 步入鲁达全景嘉园小区的党群议事亭,这里开阔通透、交通便利,不仅是居民纳凉歇脚的好去处,更是联结党群、汇集民意、凝聚共识的温馨港湾。社区党员、网格员定期“驻点”,主动搜集民情,居民围坐一堂,在轻松氛围中畅所欲言。不久前,一场聚焦楼道公共空间占用的“亭下议事会”成功开展,社区党员、网格员和居民坦诚交流,梳理焦点,共商良策。最终达成合理使用共识,有效化解矛盾,增进了邻里之间的理解。“议事亭不设门槛,不管大事小情,只要居民有诉求,我们就坐下来商议解决。”社区党委书记介绍道。这方小小的议事亭,畅通了诉求渠道,让政策传递有温度、矛盾化解有智慧、社区和谐有根基,真正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走实走暖。 位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标准化议事空间,是汇聚居民代表、社区“两委”成员、物业服务人员及联盟单位等多方力量的“集结号”。这里聚焦社区发展的蓝图性议题——从环境整治提升、文化活动策划,到社区整体规划与长远目标设定。通过定期召开议事会议,针对社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集思广益、深入研讨,并严格遵循“收集议题→实地调研→集中协商→跟踪落实”环环相扣的闭环机制,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回音、治理难题项项有着落。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议事空间里,一场关于破解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题的协商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前期广泛收集居民意见、组织多轮实地勘察选址、邀请电力消防部门及专业公司参与论证,议事厅召集各方代表反复磋商、深入讨论,各方就充电桩选址、安全规范、运营模式等核心内容达成共识,最终在小区安全便捷位置安装了充电桩,消除了“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让民生实事在民主协商中落地生根。 从楼门里的“家常议事”到议事厅中的“共商共决”,兴隆街道东盛社区多元协商议事平台,如同一把开启社区善治之门的“金钥匙”,不仅有效畅通了民情民意、化解了矛盾纠纷,更让居民的“金点子”变成社区治理的“好方子”,描绘着邻里守望相助、利益协调共享、家园和美宜居的生动图景。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