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长春市双阳区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通过建强人才队伍、深化产才互促、做好平台服务、推进文才共育四项举措,推动人才资源向梅花鹿特色产业集聚,为助力产业升级、赋能区域发展持续贡献智慧力量。 构建人才梯队,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实施“筑基工程”,多渠道拓展专业人才储备,汇聚梅花鹿产业发展的智慧力量。抓住政策机遇,引进动物科学、动物检疫等专业人才6名,帮助梅花鹿企业制定招聘计划,组织开展招聘活动,为产业及企业发展补充人才力量。聚焦产业核心需求,建立覆盖企业管理、农村实用、专业技术等领域的专家人才信息库,重点培育一批鹿业青年人才,通过支持其创办引领性企业、选派担任村级党组织书记等方式,带动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梅花鹿产业落地生根筑牢人才基础。推荐梅花鹿产业成果突出者参加吉林省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院遴选,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吸引优秀青年返乡创业。 深化产学研融合,激活产业升级动能。立足梅花鹿产品精深加工,与长春赛诺美焱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企业与长春应化所陈学思团队达成合作,联合攻关“肽”“素”因子核心技术,成功研发赫丽蒂水解胶原(鹿皮肽)系列套组,实现产学研突破。以青年鹿业协会为依托,推动会员企业与吉林大学、吉林农大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促进协同创新。紧抓第十六届鹿业发展大会、双阳梅花鹿节等活动契机,推动东鳌鹿业、东大鹿业等企业与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举办鹿产业高峰论坛,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为养殖加工企业传授前沿知识,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搭建科技平台,延伸产业服务链条。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半年申报梅花鹿产业方向的吉林省博士创新站4家,新建鹿茸科技小院1家,全区现有梅花鹿产业方向的科技小院4家,有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21人。上半年依托科技小院平台,累计开展课题研究7项、发表论文10篇。进一步延伸科技服务基层产业链条,线上线下开展养殖技术培训30余场,培训3000余人,组织现场观摩活动39次,观摩人数500余人,带领专家团队深入村集体鹿场、圈舍开展技术指导30余次,提供技术服务咨询1000余人,带动村民就业、增加农户收入,为梅花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发挥梅花鹿产业发展服务团作用,与吉林大学动物医学院共建“梅花鹿科技服务站”,在新媒体平台开设“鹿医郭博士”账号,发布疾病预防知识,提升养殖户疫病防控水平。 打造传播矩阵,提升产业品牌效应。深度挖掘梅花鹿文化价值,开展梅花鹿文化宣传,通过文化传播带动产业发展。围绕梅花鹿养殖技艺、产品工艺及文化内涵开展系统化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本土“乡村推荐官”和专业讲解员。注重丰富传播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介梅花鹿特色文化,多次组织讲解团队深入鹿场、作坊开展沉浸式讲解,吸引游客参观游览中国双阳梅花鹿博物馆,年初至今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发挥品牌效应,打造特色文化IP,精心制作《梅花鹿驯养技艺》《鹿产品鉴别指南》系列科普作品100余期,全网播放量突破50万次,预计年底前推出300期精品内容,冲击百万播放量目标,以文化影响助力梅花鹿产业品牌升级,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