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科技赋能盐碱地,良种筑基新粮仓
​——吉林省水稻高产耐盐碱品种核心展示现场观摩会成功举办
张聪
日期:2025年09月26日 来源:

近日,以“科技赋能盐碱地,良种筑基新粮仓”为主题的吉林省水稻高产耐盐碱品种核心展示现场观摩会,在镇赉县建平乡三分场苏欣农场水稻示范基地召开。本次观摩会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牵头主办,镇赉县农业农村局实施,吉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白城综合试验站和吉林协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聚焦盐碱地耐盐碱水稻品种的科技突破与成果转化。

活动现场,人气高涨、交流热烈。来自全省各市县的省种子管理总站代表、水稻联合体负责人、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及省内重点种业企业代表、当地专业种植合作社成员和种植大户等70余人齐聚田间,实地考察31个水稻新品种在不同盐碱化程度田块中的生长情况。从叶片病害发生的轻重到籽粒的成熟度,参会人员细致观察、认真记录,不时围绕品种特性、抗逆表现等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洋溢着浓厚的科研与实践结合氛围。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展示的这些水稻新品种,普遍具有株型紧凑、赤枯病发生情况轻,灌浆速度快、结实率高,后期不早衰等显著优势。”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马巍副研究员在田间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他进一步指出,在本次展示的品种中,16个高产耐盐碱品种在中轻度盐碱地环境下,充分发挥了稳产高产潜力,亩均产量表现亮眼;15个耐盐碱品种则在重度盐碱地块中展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逆能力,有效抵御了盐碱胁迫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经现场对比,这些展示品种在各自适应的盐碱环境下,长势均明显优于周边种植户常规种植的水稻品种,为盐碱地水稻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的品种支撑。马巍副研究员强调,通过这样的实地观摩活动,能够直观、准确地评估各品种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的表现,为后续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以及农户科学选种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这不仅是一次水稻新品种的成果展示会,更是一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郭金瑞在现场表示。他指出,科研团队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未来将继续加强与种业企业、农技推广部门及种植主体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让更多优质、高产、耐盐碱的水稻新品种在吉林西部的盐碱地上落地生根,切实解决现实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吉林省西部松嫩平原分布着大面积苏打盐碱地,如何科学改良利用这一土地资源,一直是推动当地农业发展的关键课题。本次观摩会精准聚焦这一难题,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吉林省科研单位与种企协同攻关育成的高产耐盐碱和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不仅展现了省内在盐碱地水稻育种领域的最新成果,更搭建了一个品种推广、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加快吉林省高产耐盐碱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率、推动盐碱地向“产粮地”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吉林省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入强劲动力。

0
责任编辑:迟瑞冰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23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