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节粮减损的工作部署,切实筑牢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 的粮食安全理念,9 月 25 日,长春市双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将会议现场搬到田间地头,组织召开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粮减损专题现场会。长春市粮储局仓储处负责人、双阳区发改局涉粮科室及区粮食监测站工作人员,与全区规模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粮大户代表齐聚一堂,共话节粮减损新路径,共商增收增效好办法。 本次现场会打破传统会议模式,以 “实操演示 + 政策解读 + 经验分享” 三维融合的形式,让参会人员 “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在科学储粮技术专题讲解环节,工作人员通过实物展示、现场操作,直观对比传统储粮与科技储粮的损耗差异 —— 传统散储方式下粮食损耗率普遍超过 1%,而应用通风控温、密闭防潮等科技储粮技术后,损耗率可降至 0.5% 以下。清晰的数据、生动的演示,不仅让参会主体深刻认识到技术减损的显著成效,更为其提供了可直接复制推广的实操方案。 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是本次会议的另一重点。会上,双阳区发改局工作人员对省粮储局出台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租仓补贴政策进行全面拆解,从补贴申报条件、申请流程、补助标准到后期核查要求,逐项细化说明。针对参会主体普遍关心的 “补贴范围是否包含临时储粮仓”“审批时限多久”“申请材料需要哪些” 等问题,工作人员逐一耐心回应,现场发放政策解读手册,确保每一项政策红利都能精准触达经营主体,帮助其 “懂政策、会申报、得实惠”。 “去年靠租仓补贴解决了仓容难题,再加上用了科学储粮技术,光减损和补贴就多赚了近 19.8 万元!” 会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苗金英作为典型案例分享经验时,话语里满是获得感。她以自身经营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从 “靠天储粮” 到 “科技储粮” 的转变过程,用真实数据印证了 “减损就是增收” 的硬道理,引发在场参会人员的强烈共鸣,不少代表当场表示要主动学习借鉴,尽快引入科学储粮技术。 交流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参会主体围绕 “小农户如何抱团应用科技储粮技术”“租仓补贴申请后多久能到账”“不同品类粮食的储粮技术差异” 等问题踊跃提问。长春市粮储局、双阳区发改局工作人员现场 “把脉问诊”,针对问题逐一给出解决方案,现场形成 “提问 — 解答 — 记录 — 跟进” 的闭环沟通机制。为持续做好后续服务,会议还专门建立了 “双阳区节粮减损服务专项工作群”,方便及时推送政策信息、提供技术咨询、收集反馈问题;同时向所有参会主体发放《科学储粮技术操作手册》《租仓补贴政策宣传单》等资料,为经营主体后续开展节粮减损工作提供长效指导。 “节粮减损是守护粮食安全的‘隐形粮仓’,也是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长春市粮储局领导在总结发言中强调,下一步,市、区两级粮储部门将持续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更多先进储粮技术落地田间;不断优化政策服务,确保补贴政策精准高效落实;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组建专业团队开展上门指导,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链条支持。同时,也希望各经营主体主动扛起节粮减损责任,积极应用先进技术、用足用好政策支持,共同筑牢区域粮食安全防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双阳力量。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