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江源区松树镇立足域内行政村地理位置分散、人口老龄化严重、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扫黄打非”工作新路径,构建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形成“银龄先锋+校园守护岗+网格瞭望哨”三位一体的特色防控网络。 党建引领,构建工作新格局。松树镇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参与扫黄打非工作。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判形势、部署工作,形成了镇党委领导、多部门联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位一体,织密基层防护网。激活“银发力量”,夯实文化防护墙。组建由退休教师、老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银龄先锋”,对集市、文化商店等场所开展重点检查;举办“银龄课堂”讲座,呼吁家长拒绝有害出版物,共同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设立村(社区)级“文化宣传岗”,采取“炕头宣讲”的方式讲解非法出版物识别技巧,发挥老年群体余热。打造“护苗微课堂”,筑牢校园守护岗。实施“三个一”工程:每日一次放学前5分钟安全提醒、每周一次“绿色阅读”、每月一次“小手拉大手”家校互动活动,多角度号召青少年养成崇尚读正版书的良好风尚,引导学生 “多读书、读好书”。依托“三长”联动,搭建网格瞭望哨。在全镇11个村4个社区分别设立“扫黄打非”站点,通过微信群推送亲子沟通指南、网络安全课等,将文化环境整治纳入基层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三长”前沿哨兵作用,对辖区内的小区、胡同、商铺开展拉网式排查,“网格+警格”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多措并举,提升工作实效。将扫黄打非与乡村治理、文明城市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一系列举措,松树镇文化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群众文化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下一步,松树镇将重点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与“扫黄打非”工作深度融合,让江源区青山绿水间的文化家园更加清朗。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