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横山老腰鼓“扭”起来 特色文化“活”起来
本报记者 隋二龙 侯春强
日期:2023年06月29日 来源:吉林城乡网

文化有传承,往来成古今。

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横山腰鼓有着“逢年必闹,遇节必舞”的说法。

“我们横山人爱打腰鼓是出了名的。逢年过节、嫁娶庆典,都少不了要闹腾一番,腰鼓手们一旦跃上场子,比不出个高低决不下场。”提起横山腰鼓,当地老百姓总会自豪地竖起大拇指。

横山老腰鼓,陕西省横山区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横山腰鼓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小场腰鼓、四人腰鼓、老腰鼓、新腰鼓四种类型。

流传在陕北地区的横山老腰鼓又称“文腰鼓”,是现存唯一的老腰鼓,其产生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它主要分布于横山区的芦河川、小理河川、大理河川、黑木头川流域,而以南塔乡张村地村、党岔镇南、北庄村最具代表性。

6月28日晚,在衡山区党岔老腰鼓基地文化馆,上演着一场独具特色的老腰鼓表演。舞姿腾挪跳跃、轻敲慢打、热烈奔放、柔和灵巧,鼓点清晰,打法多变,舞出了黄土地上陕北人民肆意洒脱的精神风貌。

此次演出团队以老年人为主,队伍中一张年轻面孔吸引着记者。他叫刘利军,今年35岁,是土生土长的南庄村人。

党岔老腰鼓是横山老腰鼓的重要一支,是镶嵌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民间文化瑰宝。刘利军不仅自己爱好老腰鼓,也教自己的孩子跳。他说,这是一种陕北精神,一种文化传承。

“横山老腰鼓”就是陕北大地上最雄性的呐喊和狂飙。“打横山老腰鼓,一定要有架势,要豪放,要打出精气神。”表演团队中73岁的任德明激动地说。

据了解,横山老腰鼓同时也保持着原生态的打鼓技法,在服装、道具、扮相、舞蹈动作等方面都极具特点,显示出豪放、喜悦、幽默的艺术风格。2008年6月14日,横山老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横山人是听着腰鼓声长大的。近年来,横山区坚持传承与保护并重,加大了横山老腰鼓的研究和保护,充分发挥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文化站的作用,培育新时代横山老腰鼓传承人。同时,结合“横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品牌活动,将横山老腰鼓作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来抓,真正让非遗项目融入课堂,成为校园特色,推动从“非遗进校园”向“非遗在校园”转变。

“从小就看长辈们打腰鼓,特别是逢年过节,村里组织表演,大家聚在一起特别热闹,那时候我就开始喜欢腰鼓了。”党岔中学初二学生孙宇亮说,学校成立腰鼓社团,马上就报名参加了。想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老腰鼓,当好“小鼓手”,把腰鼓文化发扬光大。

铿锵激越、奔放有力的老腰鼓表演,是横山人民的精神食粮,也是意气风发、积极向上的精神体现,充分显示出陕北人既剽悍威武又憨厚朴实的性格。

0
责任编辑:初慧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