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科技小院里的科研伉俪
记者 郭小宇
日期:2021年09月01日 来源:

走进公主岭市稻渔综合种养产学研示范基地,远远地看到王秋举老师正在水稻田里,领着学生忙活着。她看到记者一行人,对我们挥挥手喊道“我这边还得忙一会,你们先进屋坐”。进到屋里,她爱人吴旻老师正忙着解剖新抓的螃蟹,“这段时期正是实验关键阶段,天天都是这么忙。一会等王老师回来,再给你们详细介绍一下。”

一会儿,王秋举老师拎着六个袋子走进了屋,边洗手边和我们说:“这是今年新引进的长江蟹,我们要和咱们这边的辽河蟹做对比,争取能够在吉林也可以养殖”。说起“科技小院”,王老师打开了话匣子,公主岭市稻渔综合种养产学研示范基地成立于2017年,是由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公主岭市蓝谷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单位共建的教学与双创基地,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示范区。2019年,该基地团队结合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多年来的一线经验,根据吉林省特殊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创新研究形成了具有吉林特色的稻蟹共作模式“双边沟+分箱式插秧”模式,它能够最小化减少蟹沟的面积,实现了在稻田养蟹模式下的机械化操作,最重要的是该模式给提供了以吉林为代表的北方稻田养蟹地域精准化的数据,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发展前景。

当谈到为什么能够在这扎根四年,带着学生田间地头忙着实验。王秋举老师说:“我和我爱人都是农村孩子,学的也是和农业生产有关系的专业,所以就想着为农民增收做点事。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稻田养殖的经济价值,但是具体怎么养殖还不清楚。我们这几年就是在摸索适合吉林稻田养殖的品种、技术、饵料,为农民稻田养殖增收做点事。”近两年,王秋举老师团队成功摸索出克氏原螯虾(小龙虾)黑头苗的中间培育技术,还针对专门适合稻田环境的河蟹商品饵料进行研究,现已成功摸索出适合于稻田蟹的最佳蛋白质、脂肪和蛋氨酸水平。今年,团队又首次提出长江蟹、红螯螯虾引入吉林省进行稻田养殖,目前实验效果良好,为全省推广打下坚实基础。这些科技技术的推广,将进一步增进农民收入增加。

王秋举和吴旻老师一年四季带领学生在科技小院生活、生产,他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真正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在实际生产中寻找学位论文的题目、再构建可行性试验方案,完成论文的过程就是在解决实际生产中问题,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的完美结合。

0
责任编辑:迟瑞冰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