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地,沃野千里。浓浓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这一缕金色透过饱满谷穗,照耀着大国粮仓的根基——黑土地。被耕耘的黑土地柔软而澎湃,那一抹油亮的黑色是赋予这片大地的恩赐。 近年来,吉林省着力书写“三农”大文章,打好“农”字牌。继吉林大米成为吉林省农业第一品牌后,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按照省政府部署要求,扛起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建设新使命,以打造吉林鲜食玉米“黄金名片”为突破口,以推动玉米经济发展为增长点,强化立体推介,完善扶持政策,奋力奏响一曲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做响做强、产业提质增效的“新农歌”。 把禀赋优势变为发展优势 吉林省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土壤肥沃、水系充沛,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吉林鲜食玉米口感香甜,营养丰富。同时,吉林省玉米种子繁育研究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农业科研机构25家、农业大专院校5所,拥有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部玉米品种科技改良中心。丰富的种质资源为吉林省发展鲜食玉米产业筑牢了根基。得益于早期发展,省内先后涌现出天景、吉美、农嫂、祥裕、得乐、英俊、陆路雪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远销周边16个国家和地区,具备产业比较优势和规模发展优势。目前,全省入统鲜食玉米企业104户,年加工鲜食玉米能力25亿穗,工业总产值19.4亿元。这一产业真正成为了吉林省农业领域的朝阳产业。 重构产业布局瞄定发展方向 多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鲜食玉米产业发展。2020年5月18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吉林省将全面启动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切实把吉林鲜食玉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品质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吉林鲜食玉米这一“黄金名片”领跑全国,从而实现吉林鲜食玉米产业全面振兴。《实施意见》提出了“突出品牌引领,强化措施保障,加快构建鲜食主米生产体系、产业体系、营销体系”的工作重点。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协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优势,加快构建鲜食玉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增强吉林省鲜食玉米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实现“品牌做响、产业做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筑牢产业基础。 品牌引领撬动高质量发展 “粮食也要打品牌”。吉林大米被誉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鲜活样本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先行者。有了吉林大米品牌的成功样板,省粮食和储备局再次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产业扶持为撬动,以质量标准为保障,突出品种选育和产品遴选两大重点,多维度、多举措全面完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实现玉米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推动吉林鲜食玉米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 为了提升产业队伍整体水平,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和行业健康发展,产业培训会及科企对接会相继举行。此外,与公主岭市共建吉林省中高端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试种了186个全国筛选出的优良品种,持续优化吉林鲜食玉米品种结构,改善和提高产品品质。为了给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撑,专家技术委员会、吉林粮食行业协会鲜食玉米分会先后成功组建,还将重组产业联盟。去年反响热烈的中国吉林鲜食玉米大会,今年也将继续开展,有效搭建省内外鲜食玉米产业交流平台,同举一杆旗,同打一张牌,打好产业“主动仗”。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首乡村振兴的“新农歌”正在唱响,吉林鲜食玉米将引领和带动吉林农业和粮食产业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粮道”,在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