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施蔬菜的大规模种植是从寿光发端,30年过去,寿光依然站在设施蔬菜种植技术的最前沿。智慧农业集大成,寿光做出了最新模本。“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位于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智慧农业科技园内,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领衔规划设计,应用120多项专利技术,在冬暖式大棚盛行的寿光,一经投用便引来各方关注。它解决了智能温室冬季生产能耗大的问题,并且实现整个基地生产管理的全流程云端托管、智慧程控和远程操控。 当前,中国温室大棚多以“荷兰文洛型”连栋温室为主,存在温室能耗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且夏季温度太高,不能生产。智能玻璃温室将中国日光温室的保温蓄热功能和“荷兰文洛型”连栋温室的大空间优势进行了融合,集成应用国际上首创的分时关启智能外保温、日光温室余热回收、温室空气能热泵加热等技术,可以全年连续生产,综合能耗比荷兰模式降低耗能一半以上。跟常见的玻璃温室不同,智能玻璃温室没有建在地面,而是将地基适当下挖,这样能更好地蓄热,冬季加温采取了空气能热泵加热的方式。 “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结合中国北方气候特点所设计,适用区域气候环境,土地利用率提高1倍以上。在结构上,玻璃温室是大斜面、外保温,以及采用增压通风系统。智能装备方面配备了正压通风、机器人、二氧化碳和臭氧喷施、水肥一体化等智能装备。正压环控系统具有加温降温、增湿除湿及空气过滤功能,兼具二氧化碳补施及臭氧消毒功能,从源头控制空气质量,实现了最优能耗的温室环境控制效果,解决了夏季降温效果不好,冬天难以保温的问题。 在“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内有20多个机器人,可实现授粉、运输、喷药、巡检以及分拣自动化,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化程度与工作效率。中心机器人“小金”负责收集汇总来自园区内所有机器人的数据信息,并在数据处理后生成指令反馈给其他机器人,真正实现了“无人操作、智慧生产”,引领着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未来。这台机器人就是中心大脑,也叫控制中心。当温度过高时,它会下达指令,启动温室的风机系统或外遮阳系统。如果巡检机器人巡检到叶片的病斑,或需要叶面追肥时,它会自动下达指令,让喷药或者是喷肥的机器人,去进行喷药喷肥。 在智慧农业科技园中,通过智慧化设备的应用,实现了对温室环境的严格控制,让蔬菜生长得更好,品质更高。通过智慧农业科技园展示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也有利于推动寿光蔬菜产业向智能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