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音 本报记者 吴连祥
沃野五谷飘香,村庄新风荡漾。夏末秋初,记者走进东丰县杨木林镇太安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扑面而来的是清新向上的新风正气。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太安村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群众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以乡风文明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打出乡风文明建设“组合拳”。
以“文”化人,筑牢文明根基
文明乡风,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所在。因此,太安村党支部、村委会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阵地功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厚植文明风尚。探索“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农家书屋”模式,为村民开展理论宣讲、健康知识讲座、推荐书籍、分享心得等“全民阅读”活动60余场次。举办秧歌表演、球类棋类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让村民的精神家园更加精彩。
以线上农家书屋为依托,定期组织理论宣讲。志愿者利用手机直播平台为村民讲解政策、分享技术,使农民在田间地头也能参加学习,突破了农家书屋的局限性,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群众的“文化充电站”。
以“德”润心,树立新风正气
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培育崇德向善文明新风。春耕时节,村“两委”组织农技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秧歌汇演、关爱孤寡老人等活动。年初以来,共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2场次,参与志愿者人数达300余人次,受益群众200余人。
“小村规”约出“大文明”。根据当地实际,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环境卫生、邻里和睦等内容纳入其中。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进行评议和劝导,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实施村规民约以来,全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现象明显减少,邻里纠纷大幅下降。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村民”“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通过村民推荐、民主评议等方式,选树一批身边的先进典型3人、干净人家23户,在全村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以“美”为本,厚植文明底色
为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太安村按照部署要求,针对存量垃圾清扫不及时、乱堆乱放等问题,党员干部齐动手,集中力量对主干道沿线、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村组道路旁垃圾杂草、乱堆乱放等乱象进行集中清理整治,目前,共开展农村环境整治60余场次,提升乡村的“颜值”,扮靓乡村环境。
为了使人居环境由“几天美”变成“一直美”,村“两委”将“积分制”作为乡村治理“助推器”,将村民日常行为量化成积分,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积分兑换等活动,明确保洁员每2天开展1次巡查清理,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了村民保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村貌渐渐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