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专家 刘晓龙
今年早春低温多雨,灵芝菌段覆土后、出芽前发生退菌现象(俗称“粉段”),很多灵芝栽培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根据菌农反映的情况,作者到灵芝主产区磐石市、敦化市和蛟河市灵芝大棚进行现场观察,向灵芝栽培户了解前期灵芝菌段发菌情况,经过技术分析,找出今年春季灵芝菌段“粉段”的具体原因,并提出具体补救措施,为灵芝栽培户提供参考。
大棚灵芝菌段“粉段”原因
早春低温多雨是灵芝菌段“粉段”的主要原因。灵芝栽培户菌段进棚脱袋覆土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而不是根据春季地温和气温情况来确定,与往年相比,今年早春低温多雨,灵芝菌段应延后进棚脱袋覆土。灵芝菌段进棚覆土后菌段含水量升高,低温导致灵芝菌丝停止生长,长时间高湿使菌段内的菌丝解体(粉段)。
灵芝菌段生产过晚、发菌温度低、菌龄短是“粉段”根本原因。灵芝菌段接种后发菌80-90天,灵芝菌段外表面部分变成浅红色菌皮,并且伴有少量褐色水珠才能进行出芝。如果发菌期段没形成菌皮、没有褐色水珠,覆土含水量高时水分进入菌段内,使灵芝菌段内的菌丝停止生长并解体。
灵芝棚地势低洼、土壤含水量高、菌段覆土后马上喷水是灵芝菌段“粉段”的直接原因。地势低洼灵芝菌段覆土后含水量增加,菌段含水量超过65%,温度低,灵芝菌丝停止生长,菌丝含水量高,达到饱和状态,时间长则菌丝解体。
灵芝菌段“粉段”的补救措施
将灵芝棚内的作业道向下挖8-10厘米,并将挖出的土移出棚外,使作业道变成深沟,降低灵芝棚内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
用耙子将灵芝棚内畦床上的表土耙松,使土壤水分快速蒸发,降低土壤含水量和菌段含水量。
将灵芝棚上的遮阳网撤掉,通过光照提高棚内温度,促进土壤水分蒸发和菌段含水量下降。
加强灵芝棚的通风换气,晴天白天全天打开大棚两头通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使灵芝菌段含水量下降,促进灵芝菌丝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