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7日
首页
第08版:要闻链接

东辽:“小乌苠”撬动“大产业”

□ 本报记者 隋二龙 吴连祥

11月1日,辽源市供销系统名优特新农产品展销会暨东辽县第五届乌苠文化节连传佳讯,东辽县特色农业品牌“乌苠”备受客商青睐,销售产品10万余元,吉林省宾馆、南湖宾馆等企业在签约合作的同时,还现场拉走50万元乌苠系列产品,喜人的销售业绩彰显出乌苠产业的勃勃生机。

东辽县乌苠文化底蕴丰厚,种植高粱、采集乌苠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康熙时期。

光绪年间,随着拓荒的开始,种高粱、打乌苠的农事活动也逐渐兴起。过去,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们,一提到乌米就会唤起儿时有趣记忆和浓浓乡愁。

乌苠是在高粱秸秆顶端生长的天然真菌,含有蛋白黑色素、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营养、保健、治疗价值,可与多种食物结合、配伍,生产各类食品、保健品和药品,市场前景广阔。

机遇与成功总是青睐那些独具慧眼的“追光者”。2010年,东辽县顺禾乌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安石镇正式成立,开始了培育打造乌苠产业的求索之路。经过两年探索试验,2012年大面积种植获得成功,并申报国家专利。

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下,顺禾乌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携手农户发展乌苠种植产业,在实现互利共赢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注册成立了金满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持续加大投入,以科技手段不断延长乌苠深加工产业链条,做好高粱种子的技术处理、乌苠种植技术研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发展乌苠产业,离不开农村,更离不开土地。面对企业需求,当地政府制定出台政策,积极组织协调,支持企业流转土地,与农户结成利益联合体,联手发展乌苠产业。

今年,金满乌公司确立了“稳定产量、注重质量”发展思路,在质量效益上做文章、求突破。企业流转土地种植乌苠,季节性用工100人,使这些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收入。公司与种植户签订种植合同1500亩,收益是种玉米的4至6倍,因此,农户积极性都非常高。今年,乌苠产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50万元,带动农户200户,实现增收130万元。

经过几年发展,东辽县乌苠产业已形成特色农业品牌。乌苠小麦粉、乌苠孢子粉、乌苠煎饼、乌苠麻辣面等系列产品闻名省内外,鲜食乌米、速冻乌米等产品已成为群众津津乐道的美味。

为了推动产业升级,企业与延边大学合作,对高粱乌苠的结构、理化性质与功能性质进行科学分析,开展“高粱乌苠膳食纤维改性、肠道调节作用及系列食品开发研究”等方面的项目;与长春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乌苠系列化妆品、面膜等产品,研究健康食品的营养成分配方及制备工艺。

科研攻关持续推进。新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进一步深化,自主研发的“高粱乌苠种子处理配方及使用方法”已经申请发明专利,“高粱乌苠面粉配方”项目正有序推进。

“乌苠作为高粱上的‘稀罕菜’‘天然黑松露’,经过多年实践,如今已然芳华绽放,未来可期。我们就是希望通过‘小乌苠’撬动‘大产业’,丰富百姓‘大餐桌’。”金满乌公司当家人李淑侠坚定地说,目光投向远方。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