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9日
首页
第06版:黑土地

中秋月饼情

□ 苏亚兰

东北乡村历来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过节了,家家户户都要买一些象征阖家团圆且“圆”的食物,像西瓜葡萄桔子苹果,月饼是必不可少的。

那是母亲走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我和姐妹一如往常回到娘家。可是进到屋里却看不到母亲的身影,也听不到她逐一喊我们的乳名,更听不到她那爽朗的笑声。哥哥嫂子去街里逛集市还没回来,只有年近八旬的老父亲戴着老花镜独自躺在床上看书。这才确信母亲真的远离我们而去,再也不会回来和我们唠家常,品尝女儿给她买的各种月饼了。我们泪眼模糊,默默地凝视着墙上母亲的遗像,儿时母亲给我们分月饼的情景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我懵懂记事的年龄,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寻常百姓家平常日子谁也舍不得买月饼,只有到中秋节才能吃到月饼。我们这些吃着粗粮淡饭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想吃块月饼是件很奢侈的事。因此最盼望的就是过年过节了。

记得有一年过中秋节,早晨明明看见父亲在村里的小卖店买了月饼回来,可是从上学一直到放学,只见母亲里里外外忙个不停,也不见她把月饼拿出来给我们吃,猜想可能是母亲把月饼藏起来了。因为哥哥姐姐在乡里上中学还没有放学,要等到晚上孩子们都聚齐了才能一起吃。其实母亲并不情愿这样做的,怎奈孩子多怕不够分啊!只是在当时,幼稚的我们还未曾理解母亲的心思。就这样一直等到夕阳西下,哥哥姐姐放学回来,吃过晚饭,母亲才把月饼拿出来。我和三个妹妹迫不及待地围住母亲,眼望着圆圆的月饼,甜甜的香味让人直咽口水。六个孩子,每人分两块月饼,不能说管够吃,只是解解馋而已。哥哥姐姐懂事早,总是把月饼吃一块留一块给父母,而我和妹妹们却三下五除二地把月饼吃到了肚子里。那个年代的乡村,几乎家家如此,孩子多的家庭,每逢中秋节若是能吃上两块月饼,已经了不得。父母都只是尝了一口,舍不得吃掉一块月饼,要留给最小的妹妹。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这样的无私。

如今儿女都已成家立业,父母已是风烛残年。自己做了母亲,才知那时是多么的单纯、幼稚,甚至是不明事理。父母年轻的时候总是有好东西先给儿女吃,说他们吃东西的日子在后头呢。可谁知,等到儿女有条件孝顺父母的时候,才发觉父母已日渐衰老。人到老年消化能力差,也不太喜欢吃零食了,即使是吃上几口月饼,也是为了让孩子看着高兴而已。

岁月无情,母亲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五年。有一次闲聊,从父亲口中得知,我们小时候母亲从来没有吃过一块完整的月饼,她把爱都给了孩子。天上月圆人间月半,阴阳两隔永不相见。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只能托月亮捎给天堂的母亲,寄语心中遥遥的祝福和深深的思念。

中秋之夜,灯火阑珊,星河璀璨,圆月高挂,俯瞰人间。可知世间有多少人正在仰望苍天,对月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

此时此刻,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情愿再回到童年岁月里,与兄弟姐妹一起团团围坐在母亲身边,一起赏圆圆的月亮,一起品甜甜的月饼。惟愿童心永驻,时光不老,岁月静好。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