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畜牧兽医专家 赵立峰
临床症状
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牛的抵抗能力不同,主要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临床上以急性型和慢性型比较常见。
最急性型往往发生在抵抗能力相对较弱的新生犊牛体中,发病后患病牛的体温迅速升高到41℃,最高升高到42℃,精神状态逐渐变差,不能正常吃乳,呼吸急促,不断地咳嗽气喘,从鼻腔中流出夹杂有很多血液的内容物,鼻液呈现铁锈红色。轻叩患病牛的肺部能听到浊音,肺泡呼吸音逐渐变弱,呈现捻发音,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病牛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全身肌肉震颤,可视黏膜失去光泽,目光呆滞并发出痛苦的呻吟声,一般在出现临床症状2-3 天后窒息死亡,有个别患病牛在出现临床症状当天就会窒息死亡。
最急性型死亡后,病情迅速向整个群体传播蔓延,大多数患病牛表现为急性发病情况,先是从鼻腔中流出浆液性的鼻液,体温升高到41℃,不愿意运动,患病牛长时间卧地不起,强迫患病牛运动后会表现出特征性的咳嗽症状,不断气喘,2-3天后咳嗽症状逐渐加重,鼻腔分泌物变得浓稠,呈现铁红色,常附着在鼻孔的周围和上层组织中,形成干涸的污块。轻按其胸部,或者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和喘鸣声,牛精神沉郁,反刍停止,呼吸极度困难,腰背弓起,头颈伸直,卧底不起,全身衰竭并伴随瘤胃鼓气,个别还会出现腹泻。
慢性病例是养殖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往往发生于1-2月龄的犊牛,临床症状比较轻微,个别患病牛会出现间歇性的咳嗽,身体生长发育不良,身体衰弱,被毛杂乱逆向生长,如果养殖环境条件突然发生变化,患病牛面临较大应激刺激后,会突然加重临床症状,短时间内就会死亡。
诊断
牛支原体肺炎可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后的病理变化、牛群的既往病史等进行初步诊断,但由于牛支原体肺炎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理变化极为相似,应注意区分。
治疗
对于该疾病应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处于发病末期的牛,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应及时淘汰。并将整个患病牛进行全面的隔离养殖,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有效清理,将其他牛作为假定健康牛,进行全血凝结试验,检测为带菌牛后进行淘汰处置。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泰乐菌素、强力霉素等。一般处于发病初期的患病牛可以肌肉注射泰乐菌素,使用剂量为10毫克/公斤体重,另一侧注射盐酸土霉素,使用剂量为30毫克/公斤体重,使用1次/日,连续使用5天为1个疗程,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整个群体的紧急免疫接种。并结合患病牛的呼吸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对于存在严重酸中毒的可以选择使用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80毫升进行静脉注射,同时选择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250毫升,葡萄糖酸钙80毫升,地塞米松10毫克,分别静脉注射,连续使用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