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8日
首页
第07版:黑土地

独特视角中的幸福分享

——读曹景常长篇儿童小说《乡村振兴到我家》有感

□ 潘大成

拿到这本书后,我仔细端详,其封面、封底以及插图都是翠绿的底色,而且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成为每张图案的主角。

在读这部作品之前,我有疑惑。乡村振兴是一个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很严肃的政治命题,怎么会与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扯在一起呢?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我觉得这既是作者立意的出发点、着眼点,也是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精湛之笔。在这部小说中,景常是以自己独特的视觉来掌控全局的。这是我对这部小说的一个体会。当然,这与小说的主人公赵晓乐所处的时间、地域、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

“这个春天对赵晓乐来说,似乎有点特别——他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他对周围的事务敏感了许多。”这是《乡村振兴到我家》开篇的一句话。赵晓乐是彩云乡五星村一户农民的孩子,正处于小学刚刚毕业,即将上初中继续学习的关键节点,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在不被课本作业所累的空闲里,社会实践是班主任老师寄予赵晓乐等本届毕业生的一项课外活动。当时的五星村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正在向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迈进。就在这个时候,作为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的省美术家协会的刘长发来到了五星村,并承担起五星村乡村振兴的工作任务。说来也巧,刘队长就住在赵晓乐家。这就为赵晓乐参与乡村振兴,并把乡村振兴作为假期的一项重要的、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合理的链接。这就是说,赵晓乐与社会实践、乡村振兴形成了一种必然的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也是客观的,绝对不是那种牵强附会、东拉西扯的拼接式联系。这是作者入题的巧妙之处。

别看赵晓乐只是个小学生,但是人小雄心大,他主动向刘队长请缨,表示要为乡村振兴有所作为。而刘队长并没有枉费赵晓乐的一番心思,就把收集乡村振兴方面信息的任务交给了赵晓乐,于是赵晓乐热情高涨,自发地组织了新时代五星儿童团,以及后来的五星雏鹰小队,而小说里的每名队员都发挥了一个信息员应有的作用。

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下小朋友刘宇光,他是跟随父亲刘长发队长来到五星村的,这也是他的假期。因此他加入了新时代五星儿童团,这就为赵晓乐的信息员队伍增加了一份力量。就这样,在城市居住的孩子刘宇光走进乡村,与乡村孩子共同生活,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假期,这在生活、学习、见识等方面形成了很好的互补、互动与互助。当然在其信息收集、反馈的过程中,不免要显露出天真幼稚,这正是孩子的天性。否则,过度的成人化塑造人物,只能是一种不实的渲染,与生活的真实背道而驰。我觉得这是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所必须回避和摒弃的。

当然,作者创作的真实目的,并不是重点写赵晓乐的五星儿童团的光辉事迹,而是借助于他们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来再现乡村振兴的艰难历程,以及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即使赵晓乐的五星儿童团,还是五星雏鹰小队,在信息收集、传递和反馈等方面做了一些事,也有了不小的收获,但这只能说是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而已,无疑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应当大力提倡和努力弘扬。乡村振兴成绩的取得在于党的富民政策的科学制定与全面实施,在于乡村广大党员的带动作用与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于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鼎力相助。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广大农民的思想解放与艰苦创业,我觉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作者创作的真实用意。我认为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农民是这块土地上的真正守护人,是自身财富的创造者。正是因为他们的生生不息,播种着希望,才得以有了沉甸甸的收获。这是小说《乡村振兴到我家》给我的又一个体会。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五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下乡拉开了五星村文化振兴的序幕;村屯绿化、环境整治初见成效,五星水库游人如织,文化广场人流穿梭,生态振兴成效斐然:瓜果、蔬菜、苗木基地规模经营,酒香四溢,产业振兴后劲十足;教学楼拔地而起,少年宫立竿见影,人民教师、大学生、研究生、科技工作者纷纷集聚五星村,由此可见,这里人才济济,教育振兴、人才振兴方兴未艾。

读罢《乡村振兴到我家》这部儿童长篇小说,五星村农民丰收节的盛况让我身临其境,激动不已。广大农民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分享着无尽的幸福与快乐。此时,我看见了一批批有知识、有担当、有信仰的新时代农民,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勇毅前行。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