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兴武 本报记者 吴连祥
他不留恋儿孙绕膝的清闲生活,而是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把聪明才智献给关心下一代工作;他是一根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就是吉林省“最美老人”、集安市退休教育工作者杨德福。
“在我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将继续热心为家长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生的宗旨。”这是82岁老人杨德福的心声。退休前,杨德福担任过集安市第七中学校长,后来又到教师进修学校任职。2000年退休后,担任市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第14党支部书记,还被聘为集安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团长、市委宣传部基层理论宣讲员。在这些岗位上,他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多次受到市委宣传部、市关工委等部门的表彰,并荣获吉林省“最美老人”称号。
2002年,他担任市关工委家教讲师团团长。从此,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树立良好家风工作。为了搞好家庭教育,他深入调查研究,探索总结教育方法。平日里,经常深入市区中小学、社区、居民家中,和青少年促膝谈心,细致了解家庭教育中的各方面情况。晚上,他冥思苦想,写出了家教讲稿50余篇、家庭教育的宣讲资料48个专题,字数达5万余字,并自费打印,发给各中小学和社区居民,解答当今社会环境下,家庭教育对子女教育方面的许多困惑和难题。
不辞辛苦,巡回授课。多年来,杨德福深入各乡镇、社区,为学生家长授课40余场,听课者达到7000余人,为家长更好地教育好子女提供成功案例、做法和经验。
2020年春季的一天,凉水乡石青沟村农民乔风向杨德福求助,原来,她孙子小郑因为父母离异后又再婚,存在很强的逆反心理,影响了学习成绩。杨老接受“任务”后,和小郑面对面谈心,找出问题的症结,用生动形象的事实、案例进行劝导……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苦口婆心做工作,小郑变得听话了,也愿意学习了。后来,乔风又带着孙子多次向他求教,每次来,杨老都热情接待,还在饭店招待他们,使祖孙俩特别受感动。
在担任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第14党支部书记期间,杨德福发动多名离退休干部和党员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十几年来,这个支部帮扶救助青少年63名,救助款物达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