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7日
首页
第05版:专家热线

玉米大斑病症状与防治

□ 大田植保专家 吴艳微

目前省内玉米多处于灌浆期,近期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大斑病发生严重会造成叶片枯死,光合作用下降,影响籽粒灌浆,从而对产量影响很大,提醒农户及时查田防治。

发病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首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梭形大斑,后期病斑常出现纵裂现象。多数病斑连片后,叶片变黄枯死,严重时整株变黄,早枯。天气潮湿时,病斑的表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有时花丝或雄花颖苞上也生灰黑色霉层,在玉米生长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病害逐渐严重。

发病条件:玉米大斑病的发生除了与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此外,玉米连作、栽培过密、地势低洼的地块也易发病,晚播比早播的发病重,主要是玉米生长后期抗病性降低,又赶上雨季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药剂防治。

首选种植抗大斑病品种。

加强农业防治。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秋收后要清除田间遗留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耕深翻。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丙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丁香菌酯·戊唑醇等药剂防治,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浓度,兑水混匀喷雾,如果发病严重的,隔7-10天再喷一次,连续喷2次。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