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7日
首页
第05版:专家热线

玉米双斑萤叶甲防治方法

□ 大田植保专家 张振铎

双斑萤叶甲也叫长跗萤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是我省玉米中后期常见害虫之一,近些年每年都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

害虫识别。双斑萤叶甲成虫体长3.6-4.8毫米,长卵圆形,棕褐色,具有光泽,头、胸一般棕黄色,触角黑褐色。鞘翅具细刻点,每个鞘翅基半部具l个近圆形淡色斑,四周黑色,鞘翅端半部黄色。胸部腹面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体毛灰白色。幼虫体长初孵时为淡黄色,11节,头和臀板褐色,前胸和背板浅褐色,体表有成对排列的不明显的毛瘤,有三对胸足。成虫简单识别方法:两个鞘翅基部各有1个大的淡黄色斑,四周黑色,鞘翅端半部为黄色。

发生危害。玉米双斑萤叶甲主要发生在7-9月份,以成虫危害玉米叶片,轻者叶片呈小面积不规则白斑,重者玉米整个叶片干枯。该虫有群聚习性和趋嫩危害习性,常集中于1棵植株自上而下取食玉米叶肉,嫩叶被咬成孔洞,中下部叶片危害后,出现不规则白色网状斑,对光合作用影响较大;玉米抽雄吐丝后,该虫喜取食花药、花丝,影响玉米正常扬花和受粉,破损的籽粒容易腐烂。该虫对光、温度的强弱较敏感,中午光线强温度高时,该虫在玉米叶片和穗部取食,受惊吓后迅速跳跃或起飞,早晨至晚间光线弱温度低时不活跃,常躲在叶片背面栖息。高温干旱对双斑萤叶甲的发生有利,降雨对其发生不利。

防治措施。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地边及渠边杂草,减少寄主植物;物理防治,少量发生时早晚人工捕捉; 生物防治,在田地边种植苜蓿等保护瓢虫、蜘蛛等天敌,利用天敌控制害虫;化学防治,成虫多发时,喷施甲维盐、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等,药剂要重点喷在雌穗周围和叶背面,喷药时间要避开玉米扬花期,以免影响授粉;重发地块间隔7天再喷施一次,田边地头杂草也要施药;该虫能飞善跳,导致相邻的农田同时发生,要统防统治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中后期玉米高,田内闷热,不建议人工喷药,尽量采用高杆机或无人机统一作业,配药时仔细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时要加足用水量。注意安全用药,严禁在中午高温时间作业,以防中毒。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