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刘静静 任泽滔 记者 侯春强报道 大安市把精神文明建设同疫情防控、生态环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效衔接,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抓实“四个注重”,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最大限度激发干群的爱党之情、报国之志。
注重价值引领,凝聚精神文明推动力。深入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评选文明乡村、文明之星及提名奖40个,评选大安好人46人,23人次荣获吉林好人、省优秀志愿者、新时代吉林好少年荣誉称号。红岗子乡南岗子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大安分公司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注重文明实践,凝聚核心价值向心力。出台《关于深化拓展大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组建两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23个,全年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200场次,助力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
注重志愿服务,凝聚疫情防控助动力。印发《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招募2100位志愿者投身抗疫工作。进一步做好全县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推进“四坚持四反对”,疫情防控期间共取消婚庆宴、生日宴等红事操办709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参与移风易俗,遵守乡规民约。
注重问题导向,凝聚精神文明建设协同力。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建立健全“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工作机制,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15分钟服务圈”。积极争创省文明城市,制定《大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启动新一轮创城工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嫩江湾5A景区创建等结合起来,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让群众的生活“美”起来,把群众的内心“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