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源枯竭型的煤矿转型养牛业,是邮储银行的资金让公司有了重整旗鼓的动力。 收储粮从5万吨到15万吨,飞速跃升的背后,是邮储银行持续不断的金融助力。 从8家增长到42家,东北特产林蛙从桦甸市畅销全国,靠的是邮储银行始终如一的资金注入。 近年来,邮储银行桦甸市支行深耕当地农业特色产业,不断深入推进万昌大米、林蛙养殖、桦甸肉牛等重点产业,凸显产业集群及上下游开发的引领作用,有效满足特色产业对资金的多元化需求。 2300万元贷款成就粮食收购龙头企业 “2016年,我们收储粮食5万吨,销售额1亿元。到了2025年,我们收储粮食15万吨,销售额3亿元,是2016年的3倍。邮储银行接地气、服务好,如果没有银行始终如一的支持,我们增长没有这么快,发展也没有这么好。” 在桦甸市鹏达工贸有限公司,2万吨金灿灿的玉米堆成两座小山,法人张延勤开门见山夸奖邮储银行桦甸市支行。 成立于2002年的鹏达工贸有限公司,是桦甸市第一家粮食烘干企业,目前,企业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仓容10万吨,有两个500吨烘干塔,还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 2016年,鹏达工贸有限公司每天收购2000吨粮食,还要支付人工费用,需要的流动资金非常大。就在公司受限于此的时候,邮储银行桦甸市支行为该公司授信贷款2300万元,公司发展从此进入快车道。公司合作伙伴包括中粮、中储粮、新希望等大型企业。2025年,收储粮食15万吨,销售额3亿元,季节性用工月薪能达到8000元至1万元,带动当地农民100人就业。 从资源枯竭的煤矿成功转型养殖业 从资源枯竭型的煤矿转型养殖业,不仅技术面临挑战,资金的需求也决定成败。 吉林省永盛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李兆海表示,公司建于2021年,由永盛矿业公司转制建成。公司园区占地面积35公顷,总投资2.4亿元,当年建立4个3600平方米的牛场,共1.4万平方米,可以圈养2000头牛。 谈及当年的起步阶段,公司经理李兆海感触良多。2021年开始转型养殖业,一切都是边干边试摸索中进行,最缺的除了技术,就是资金。 此时,邮储银行伸出了援手,据桦甸市支行小额贷负责人高冲介绍,2023年,该行为客户农担贷款200万元,今年又增加了500万元抵押贷款。 700万元组合贷让企业有了充足的资金和底气。2024年又建立年加工2万头的屠宰场。2025年建立牛场二期,可饲养3000头牛,明年10月完工。公司还新开辟100公顷土地种植鲜食甜玉米,收割的秸秆可以喂牛。 如今,该公司拥有肉牛养殖场、屠宰厂等六大版块,是集合一二三产于一体的农牧融合企业。对邮储银行的贷款产品以及金融服务高度评价,现已将名下7家关联企业包括供热站、物业等全部在邮储银行桦甸市支行开立公司账户并作为经营主账户,带动公司业务全面发展。 助力林蛙养殖购销发展势头强劲 林蛙、人参、松花粉,东北的山珍特产摆满了柜台。走进桦甸市海波蛤蟆参茸,冯海波、陈桂华夫妇正在为顾客介绍林蛙油功效。 东北林蛙又称雪蛤,是东北地区独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因其卓越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备受推崇。桦甸市地处山区,林业资源丰富,林蛙远近闻名,目前当地从事林蛙购销行业的个体工商户较多,总体客户数量约150户,是当地比较有特色的行业。 2012年,冯海波、陈桂华夫妇开始购销林蛙,刚开始属于小打小闹,由于踏实肯干,逐渐一点点扩展,有了如今的门市。每年销售林蛙10多万斤,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额700多万元。 林蛙收购从8月末一直到次年的五月,需要的流动资金非常大,为了扩大规模,夫妻俩今年贷款150万元,准备将生意做大做强。通过夫妻俩的介绍,已有两户从事林蛙购销的亲属在邮储银行桦甸市支行授信,授信金额均为50万元。 冯海波表示,有了邮储银行的大力扶持,当地的林蛙养殖购销发展势头强劲,自己创业时只有8家商户,如今已经发展到42户。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邮储银行吉林市分行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之年。该行将在提高地方特色产业振兴的新征程中迈出更大步伐,引入金融“活水”,在用心守护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更多“邮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