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山村秋色
邱红天
日期:2025年11月25日 来源:吉林城乡网

清晨的山坳还裹在云雾里,像谁把一团团棉絮揉碎了撒在黛色的山尖,朦胧里藏着些仙气。仿佛再往深处走几步,就能撞见鹤发童颜的老神仙倚着松树打盹。

沿着山路往鸡冠山方向去,身前的“大金毛”颠着毛茸茸的尾巴窜前窜后,忽然对着田埂边啄食的雀儿“汪汪”两声,一下子唤醒了小山村清晨的宁静,让秋色更加鲜活了。

农家饭是小山村秋味的魂,三五样刚收获的农产品,再配一碗笨鸡蛋拌着园子里新摘的红辣椒蒸的酱,便是东北人心心念念的“一锅出”。灶膛里的柴火渐渐燃成红炭,火星子偶尔蹦出来,落在青砖上又暗下去。这时揭起大锅盖,白雾“腾”地涌出来,裹着五味杂陈的暖香扑得人满脸都是。等雾散些,锅里的热闹便现出庐山真面目。土豆裂着金黄的口子,露出粉糯的内里;地瓜红得发亮,像揣了团小太阳;黏玉米裹着薄衣,粒儿是白的、黄的,还掺着几星紫,咬一口糯糯的能拉出细细的丝;花皮小南瓜带着瓜蒂的清鲜,紫皮白瓤茄子蒸得软乎乎的,蘸一口辣香的酱,鲜得能多扒拉两口香香的大米饭。

客来正逢时,野菜必不可少。马齿苋长在田埂地间,肥嫩的茎秆带着红边,老辈人叫它“蚂蚁菜”,中医说它是“天然抗生素”。做法超简单,开水里滚一滚,捞出来攥干水分,切成段儿,拌上辣酱、白糖、鲜灵的海鲜酱油,最后堆上满满一勺蒜泥。搅开时,蒜香混着野菜的清苦直往鼻子里钻,夹一筷子入口,脆嫩里带着鲜,让人吃了这口想下口。还有野苏子,掐下顶尖的嫩叶,用同样的法子炝拌,那股子独特的辛香绕着舌尖转。要是炖鱼时丢一把进去,更能把鱼肉的鲜头全勾出来,汤喝到碗底都舍不得剩。

山里的菌子是秋的馈赠,黏团子裹着褐色黏液藏在松针下,榛蘑一簇簇顶着小伞躲在树根旁,大腿蘑胖乎乎的,菌盖比巴掌还大,还有叫不上名的菌子,凑在一起像山里的小宝藏。最稀罕的是猴头菇,白生生的像个小拳头,老辈人说“见一必有二”,若是在这山发现一个,对面山的相同位置准能寻着另一个。等踩着露水、拨开灌木丛找到那配对的“小拳头”,手里捧着软乎乎的菌子,心里的欢喜能蹦着往嗓子眼冒。仲秋到深秋,每每一场晨雾还没散尽,赶山的人就多了起来。没几天,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支起竹匾,晒满各色菌子。风一吹,干蘑菇的浓醇香气顺着巷口飘,连路过的风都沾着山珍的味儿。

提起山珍,小鸡炖蘑菇是公认的绝配,但小白菜煮菌汤也毫不逊色。白瓷碗里飘着嫩菜叶,菌子沉在碗底,喝一口,鲜得人心里发暖。还有扫帚蘑炒红椒,红的椒、褐的菌,摆在瓷盘里像幅小画,嚼着脆嫩,鲜气能在唇齿间留半天。

中秋前后,板栗熟了。板栗树的枝桠上挂着满当当的“小刺猬”,风一吹,“啪嗒啪嗒”地往下掉,硬壳裂开,褐亮亮的板栗滚出来。蹲在树下捡,不用刻意找,一会儿裤袋就鼓囊囊的,揣着满兜的温热,像揣了堆会发热的小石子儿。

这时候来到这大山深处,眼里看着稻田的金、云雾的软,嘴里尝着山珍的鲜、美食的甜,才懂这山村的秋,不是淡墨画,是裹着烟火气的活色生香。一脚踏进去,没有酒,也能够醉在这真切的秋色里。


0
责任编辑:张立蕴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23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