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的鸭绿江畔,G331国道升级改造热火朝天,道路两侧果园飘香,外来务工者、边境游客与果农商贩共同描绘着边境繁荣图景。在这充满活力又暗藏挑战的土地上,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以高度责任感和创新举措,担当作为,靠前服务,成为守护边境安宁的坚强力量。 精准普法,筑牢源头防线 “果子越甜,越要防‘黑手’。你们把法律的篱笆扎紧了,歪心思就钻不进来!” 香瓜种植户老王对民警小鲍的叮嘱深有感触。 面对辖区工地密集、人员复杂、边境法规意识薄弱的现状,民警化身“法律快递员”,身影活跃于工地帐篷、果园地头与游客集散点。在工棚区,聚焦《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及维权途径,发放《务工人员权益保障指南》,有效预防劳资纠纷。在果园,结合农时传授防盗防骗技巧,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利用入口警示喇叭循环提醒,守护果农“舌尖”与“钱袋”安全。对游客则重点强化边境管理法规宣传,严防抵边越界。精准滴灌的法律服务,将风险隐患消解于萌芽。 立体巡防,织密安全网络 夜幕降临,鸭绿江畔归于宁静,“步巡踏查+车巡震慑+视频鹰眼”的立体巡防网络无缝运转,成为刺破不安夜色、守护一方安宁的利剑。重点施工路段和治安复杂区域警灯长明,警车高频巡逻形成强大震慑。视频监控系统如同“千里眼”,对关键点位24小时“凝视”,智能预警异常。民警们同时深入一线,踏着夜露巡逻在乡间小道、果园深处。蓝莓种植户张大姐安心地说:“以前守夜心悬着,现在看那警灯,就像门口点了盏长明灯,果子熟透了也能睡个安稳觉。”闪烁的警灯与坚定的脚步,构筑起江畔最令人心安的“夜光长城”,将犯罪震慑于无形。 前端化解,巧解矛盾纠纷 “韩警官算得明白,讲得在理!国家建设是大事,咱不能当绊脚石。”老李最终心服口服。国道拓宽涉及村民老李的菜园补偿,民警老韩主动上门,细算补偿账,耐心释政策,解开了老李心结。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萌芽,是派出所的制胜法宝。在果园,针对游客顺手摘瓜引发的争执,民警小刘引导游客体验采摘辛劳,既讲法规也透情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游客还成了“回头客”。今年以来,派出所已成功前端化解涉企劳资、征地补偿、旅游消费等纠纷隐患42起,生动实践“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暖心服务,夯实平安根基 “这些穿警服的孩子,比自家儿孙来得还勤快!” 看着汗流浃背忙碌的年轻民警,果农刘大娘眼圈泛红。 警徽之下,服务无界。针对偏远工地工人办证难,派出所开通“流动警务车”,将“帐篷户籍室”搬进工棚区,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农忙抢收季,民警们利用勤务间隙,化身“编外劳力”,弯腰挥汗助农采摘、装运。办证打印机的轻响与警民劳作的欢笑,交织成鸭绿江畔平安和谐的最美乐章。这些枝叶关情的暖心举措,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更赢得了民心,夯实了群防群治的坚实基础。 鸭绿江水奔流不息,默默见证江畔安宁与繁荣。六道沟边境派出所全体民警以警徽为盾守护国门安全,以脚步为笔丈量边境土地,以科技为翼织密防控网络,以法理情为基础化解矛盾,以真心实意构建水乳交融的警民关系。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将平安答卷写进百姓心间。正如常年在国道劳作的辛大爷所言:“有这些穿警服的娃们在,路修得顺当,果子卖得安心,咱们守着鸭绿江边过日子,心里透亮又踏实!”这朴素赞誉,正是戍边卫士最珍贵的勋章。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