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白山松水育“奇石”
记者 侯春强 孙晓光
日期:2020年12月04日 来源:吉林农村报

白山松水育“奇石”

古人对奇石情有独钟。有一种奇石是真实存在的,它出身不凡,气韵高贵。

“长白之精,松花之英,物华天宝,价重连城。”这是张伯驹对松花石的评价,白山松水间走出的吉林砥石曾经是清朝帝王案头的珍品砚台,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现光辉,如今成为彰显吉林特色的文旅产品,观赏石、松花砚、松花石实用品……品类丰富、兼具审美与使用价值的松花石已成为我省一张靓丽的名片。

独具魅力和历史积淀的自然产物

松花石又名松花玉,因其质地坚硬如玉、色彩艳丽柔润而得名。产于清朝的发祥地长白山区的江河之畔。大约在8.5亿年前的震旦纪时期,长白山地区当时是一片汪洋大海,海水中溶解的大量碳酸钙,由于海水的蒸腾作用而缓慢沉积下来,又经过成岩作用而成为石灰岩。松花石地质学名叫做微晶灰岩,内含方解石、石英、磷、硼、钡和铁等多种矿物质。由于各种成分含量的些许差别,使得松花石色调丰富,以绿、紫、黄、黑、驼青等色居多。

松花石无毒、无味、无辐射,色泽丰富,质地细腻,矿藏稀少,既能用以雕刻实用和观赏砚台,还可作为名贵的建筑装饰及加工工艺品用料。松花石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碎块(孤石),未经人为加工,呈现给人们用来观赏的天然艺术品,被称为松花石奇石,其质润、形奇、色绚、纹美,给人高品位的精神享受。

由于是缓慢沉积而形成的,松花石保存了形成之初的痕迹,形成了独特的,如木纹般流畅舒缓的自然纹理。其各色相兼、纹理奇特、点线皆明、质地坚实、温润如玉、凝如膏脂、细如肌肤、扣之如铜、声脆悦耳。色彩间杂而多变,细腻坚硬、色明晶莹,使它成为自明清以来上乘的制砚材料。以其雕制而成的松花砚,有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松烟浮艳、毫颖增辉的特点。

白山松水之间蕴育着美丽的松花宝石。远在一千年前的辽金时代,松花石就由民间艺人雕琢成族人首领佩戴的饰物,成为达官贵人的馈赠礼物。以松花石制砚是在明清时期。清朝的康熙皇帝发现松花石的石质上佳、石色极美,命工匠雕琢成砚,取墨一试,竟然得心应手,发墨如油。康熙认为松花石“远胜绿端,即旧坑诸名产,亦弗能出其右”。

松花石砚更是中国众多名砚中之翘楚,松花石又是文房石中唯独可以形神兼备再现秀丽山川的奇石,加之娇艳的色彩,温润的质地,柔和的光泽,高贵的血统,无不向人展示着大清国宝的风采,为中华赏石文化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产生于白山松水间的“顽石”,到清代皇帝案头精雕细琢的砚台,再到今天市场上品类丰富、兼具审美与使用价值的众多松花石文旅产品,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松花石跻身我省“水米车石”四大特色之一,成为全省一张闪亮的名片。

藏石怡情 藏石养性

“黄金有价,奇石无价”这句话在奇石收藏界无人不知,由于奇石自然形成具有唯一性,很多经由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奇石往往能标上过亿天价,不少藏家也对奇石有着近乎痴迷的喜爱。

玩石是一种乐趣,藏石是一种境界,收藏是一种脱俗,收藏是一种文化。松花石收藏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对大自然艺术的传承,更是一份可贵的缘分。

“松花石之珍贵,主要是它的天然性,贵在自然。任何工艺品可以加工,可以成批量地生产,而松花石却不能,它的成形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每块松花石都是经过几千年甚至上亿年的地壳变动和日月风化而成,所以贵在天然、贵在自然,物以稀为贵,自古皆然。”吉林省松花石收藏家崔启增说。

1956年出生的崔启增出生在安图县,1991年他开始接触奇石,一发而不可收,尤其是对家乡的松花石情有独钟。

每一方奇石都是一块瑰宝。崔启增对松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对松花石的研究和探讨,并逐渐爱上了松花石,开始了漫长的淘石之旅——无论冬夏寒暑,只要一有时间就去淘石。

期间,为了尽快提高鉴石和赏石的水平,他购买了大量的赏石、鉴石书籍和杂志,参加赏石博览会,广交石友,不断学习。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每一方松花奇石都是一个有故事的尤物。通过淘石、配座、题名、写诗、拍照、保养等系列辛勤劳作,崔启增与松花石结下了不解之缘,以石会友、以石交友,赏石不仅扩大了社会交际圈,带来了身心上的愉悦,同时也使他得到了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以松花石为载体 讲好松花石故事

“松花石是不可多得的宝贝,采一块少一块,不能让‘人参卖出萝卜价’。”谈及对松花石产品开发未来的谋划,崔启增这样说道。

具体而言,就是要以松花石为载体、为媒介、为纽带,打造一条产业链,带动一方百姓就业致富,是崔启增在松花石产业开发方面的现实目标。

讲好松花石故事,把白山松水的天然大美与松花石的文化意趣结合,使松花石开发与发展协同推进。

围绕松花石产业,打造好一块石头,传承好一种文化,讲述好一个故事,培育好一个品牌,推广好一批产品,对于我省的松花石产品开发来说,愿景也正在于此。


0
责任编辑:初慧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