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隔离服里的90后
史爽 记者 侯春强
日期:2020年02月28日 来源:


在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有这样一群90后,他们放弃回家撒欢,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是疫情的哨前岗、是专业的守护者、是数据的情报员。他们火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递交入党申请书,向党庄严承诺。在疫情的大考中,他们以自己的实际动为全县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一)

90后的张婷是一个年轻漂亮、富有朝气、积极向上的医学检验工作者。平时在科里工作中任劳任怨,她把科室当成自己的家,加班加点、早来晚走,没有丝毫怨言。这次疫情来袭,她主动请缨,递交请战书、申请书,去了风险较高的一线工作。

医学检验师的工作就是要更好的服务患者,服务于临床,努力认真做好各项标本检验报告。在这次大疫跟前,她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从简单的血常规项检查,到后续的标本检测,每一刻张婷都不敢马虎,她拿出了百倍的耐心和细心。她深知,发热患者标本的每个检验结果都将成为前方医疗工作人员的重要依据。一个个疑似标本,一次次枯燥的检验,每天24小时战斗抗疫一线,连日来都成了她工作生活的全部。每排除一例疑似病例,张婷都特别开心。“我的父亲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曾经参加过国家支援非洲赞比亚的医疗队。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他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这对我是极大的触动和鼓舞。”虎父无犬子,大难面前,每一个挺身而出的人都是真英雄!

(二)

90后的李想是一名普通的临床医生。2019年10月末来到医院感染科工作。刚参加工作的他就迎来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风暴,他的心里倍加忐忑。

面对突入其来的疫情,他没有忘记当初跨入校门时立下的铮铮誓言,救死扶伤是每个医生的职责。在院领导及科主任的带领下,他积极的投入到这场无硝烟的战疫中来。他详细询问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及病史,决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因为他的疏忽而导致更多人被感染的机会,并积极学习和聆听上级领导及专家组的指挥和安排。每天看到新闻报道被感染的人越来越多,他内心不但没有那么恐惧,相反却充满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冲锋陷阵,奋战一线,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呼吸都很吃力的口罩。

“面对发热患者很渴望被救治的眼神,这点苦不算什么,不过是尽我的所能,为大家奉献我的一点微薄之力”。

(三)

盛赛玉,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90后姑娘。疫情肆虐,刚刚参加工作两个月的她,被抽调到封闭的感染科。在这里,患者没有陪护人员,医护人员就成了患者们的全部依靠。

刚到感染科时,盛赛玉也有过害怕。每天早上,她都会穿好防护服,第一时间把早餐给患者带进去,询问他们体温还高不高。看着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情绪一天天稳定下来,她心里特别开心。

记得有一次,医院新入了的一位留观患者。盛赛玉需要做的前期工作就是给她埋留置针。患者本人较瘦,血管也比较细,盛赛玉穿着防护服,带着护目镜,手上还是双层的橡胶手套,这给无疑穿刺又增加了难度。第一次埋留置针失败了,盛赛玉有些紧张,头上的汗瞬间流了下来。意外的是,患者特别理解,还做起了她的思想工作。

除了做好日常医护工作,盛赛玉主动承担起疏导病人情绪的差事。一次,感染科来了一名发热患者。由于患者心理素质较差,又无家人陪伴。她一边叨咕着自己已经得了新冠肺炎,一边失声痛哭。盛赛玉一面给患者普及新冠肺炎的科普知识,一面告诉她,别怕,有我们在!

我问盛赛玉:“在这里工作,家人担心你吗?”“说实话家里人挺担心的,每天都提醒我注意安全,但是他们都很支持我,这也是我工作的动力。”巾帼不让须眉,在伊通的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就是当代的花木兰。

(四)

90后的肖瑶,在县医院感染疾病科工作两年有余。春节的前一天,她和所有同事一样,沉浸在过年的喜悦和兴奋中。领导的电话,却打破了这份平静。

按照领导要求,她加入了接诊从疫区回来的发热患者的队伍。她什么也没想,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她有条不紊的穿防护服 ,进行病房隔离 ,给患者测量体温 、查体。后来,她了解到了武汉等地的凶险情况,知道同行们也被感染的信息。她说,飞沫传播,这大概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可怕的传播方式。只要呼吸就有可能感染上。听的真让人不寒而栗。染上这种病,也许你至亲至近的人也会远离你。可是自己是一名医护人员,这个职业让自己也必须承担这份义务。

正月十五的当天,肖瑶负责白班,下班前一个小时,她接到护士长的电话,让她下乡去采核酸检测的样本。接到通知,也没来得及多穿衣服,防护服里就是手术衣,就坐上了疾控中心的车。赶巧的是,急救车的暖风还坏了,往返的路程将近7个小时,肖瑶的脚冻得猫咬一般,回单位已经十点多了。

“从发热门诊开始接收发热患者。我就做好了时刻冲锋陷阵的准备。我深知自己也可能随时和出现新冠肺炎病人零距离的接触,但我不能退缩!”大疫面前,不能退缩是医者的本能,更是90后医者的风采。

(五)

1994年出生的刘帅,是县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医生。

2020年的这场突发疫情,注定会让每一个中国人难以忘怀。26岁的刘帅在这场战役中,承担的是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疫情防控汇总人员的艰巨任务。这份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做事既快又准。前期,他只能一列一列的看,把日期格式统一,把所有文字性表述移到备注框。整张数据表整齐明了。两个中午的休息时间,他都在伏案工作,打开盒饭,饭菜都凉了。

随着全国防控疫情工作的力度加大,我县重点管理人员口径也随之扩大,再加之公安、教育各区级单位反馈的人员名单,前期确定的汇总表已经无法满足防控工作的需要。刘帅开动脑筋,再一次增大汇总数据库。他将数据来源,人员流出地等新的要求添加至表,将前期已经汇总的名单的数据更新完善。

除了做好汇总工作,刘帅更是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主动参与单位24小时循环值班当中,扛起青年一代的社会担当。一台小小的笔记本电脑,一个普通热水杯,见证了多少个努力工作的夜晚。同事们总是问他,今晚可以早点睡了吧?回应的总是:“疫情当前,我能做点什么,是我的荣幸,等疫情解除,睡个够!”多么朴实的话语,反应确是这个热血青年的心声。

(六)

90后的王旭两年来一直在县医院感染科从事护理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她迎难而上,担当冲锋在前的“逆行者”。每日连续工作24个小时,身负艰巨繁重的防控任务,她未曾抱怨一句。

在发热病房,她除给了给患者打针采血,完成药物治疗,还要穿着笨重的防护服,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甚至协助大小便。记得有一次,感染科又来了一位大娘。这个大娘有个习惯,喜欢喝热水,王旭就当起了大娘的“送水员”。每天医院的呼叫铃声都被大娘按响十几次。每一次,王旭一看见是大娘的提示灯,她就赶紧前往病房,送水、协助大娘去卫生间,来来返返,穿着防护服的她满身大汗。大娘出院的那天,抱着她大哭起来,口中喃喃说道:“闺女,这些天你对我的照顾,我女儿也不过如此啊。”

在照顾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上,王旭总是全身心投入,视每一个患者如家人一般。采访时,我问王旭“照顾他们,你害怕吗?”“我没有觉得害怕,看着周围大家齐心抗击疫情,我就想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疫情也一定会过去。”

穿上防护服,坐上救护车,连喝水和上厕所都在计算着节省时间和物资。每当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她都全身大汗。坚持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的她,深知自己责任重大。“疫情不退我不退,因为我是伊通白衣天使!”疫情不退我不退,这是新崛起的90后一代内心的独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罢了。这群可爱的年轻人坚信,哪怕一次默默付出,一个小小的行动,积累起来,星星之火定可燎原。


0
责任编辑:迟瑞冰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