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传真
返回
立冬饺子暖意融 “党员包户”显真情
日期:2025年11月07日 来源:吉林城乡网

      临近立冬,寒意初显。但在长春市双阳区平湖街道黑鱼村,却是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肉馅要顺着一个方向搅,吃起来才劲道”,“饺子皮要中间厚边缘薄,这样不容易破”,黑鱼村的包户党员们早早备好了面粉、肉馅和蔬菜,挽起袖子,和面、拌馅、擀皮、包饺子,动作娴熟,配合默契。随着热气升腾,香气四溢的饺子陆续出锅,包户党员们细心地将饺子分装进餐盒,还特意调好了醋和蒜泥,连同立冬的诚挚问候,亲自送到自己所包保的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特殊家庭手中。

     “阿姨,立冬吃饺子,冬天不冻耳朵!这是我们刚包的,您趁热吃!”“大爷,今天立冬,我们给您送饺子来了,还配了您爱吃的醋!”在平湖街道各村的活动室、村民家中,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句句暖心真挚的问候,让这个传统节气充满了浓浓的温情。

      这温馨的一幕,并非一次孤立的节令活动,而是平湖街道深化“党员包户、聚力凝心”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平湖街道党工委坚持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1331”工作体系,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党员包户”机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网格、走进家门,实现“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

      平湖街道的“党员包户”工作,不是流于形式的口号,而是划片到人、责任到位的“民心责任田”。通过定人定户、精准对接,每位党员都与辖区内的村民建立起常态化联系机制,确保群众需求有人听、困难有人帮。像立冬包饺子这样的暖心活动,正是“党员包户”工作机制的生动实践。在融洽温馨的氛围中,党员干部与群众一起动手,一边包着饺子,一边拉家常、问冷暖,不仅增进了情感纽带,更在潜移默化中摸清了群众的实际情况、思想动向与迫切需求,从而推动服务工作从“等诉求”向“找需求”转变,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跨越。

      平湖街道“党员包户”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常态化沟通与实效化服务的有机融合。它体现在一次次电话问候、上门走访、政策宣讲、矛盾调解与困难帮扶中,融入日常、做在经常。正如包饺子,从和馅、擀皮到包制,每一道工序都讲究均匀、圆润、用心,唯有细致周到,方能成就美味。平湖街道的党员们也正是凭着这般细腻与坚持,在点滴日常中传递温度:无论是协调邻里纠纷、开展技术指导,还是代办养老认证、排查安全隐患、提供就业信息,他们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关怀落在实处,把服务送到心坎。正是这些具体而微的小事,逐渐累积成信任与认同,凝聚起“党员在身边、群众放心间”的深厚情谊。

      平湖街道充分发挥“党员包户”机制作用,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可信赖的“主心骨”。在基层治理、文明创建、应急处突等重点工作中,党员始终冲锋在前,担当作为,既是政策宣传员、民情信息员,也是矛盾调解员、群众服务员,以多重身份深入基层、服务百姓。一碗立冬饺子暖身,常年包户服务暖心。这份温暖,来自一次次走访慰问、一件件实事办理、一桩桩难题化解,既凝结着党员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也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平湖街道通过扎实推进“党员包户”工作,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血肉联系,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注入了持续不断的温暖力量。

      下一步,平湖街道将继续深化和完善“党员包户”工作,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联系形式,推动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锤炼党性、改进作风,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员包户”真正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实桥梁和纽带。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吉林城乡网)

责任编辑:郭小宇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
吉林城乡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