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惠市烟叶生产基本实现了智能化烘烤全覆盖,使用智能设备降低成本、用精准工艺提升质量,促进了德惠市烤烟事业的提质增效,烟农从中获得更多红利。 为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烟叶生产提质增效、烟农增收,2024年,德惠市对烟叶烘烤模式进行革新,分别在大房身镇吉旦沟村和达家沟镇天合村,建起两处智能化、绿色化的烘烤综合体——生物质烤烟自动化烘烤基地。两处基地共有112座标准化烤房,烘烤容量可达2300多亩,占德惠市总烘烤容量的70%以上。这两个基地的建设和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德惠市烤烟生产的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分别在大房身镇大房身村和达家沟镇安山村新建了两处智能烘烤基地,将剩余30%的烟叶烘烤全部纳入其中,实现了智能化烘烤的全覆盖。 “这种烤房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显著的节能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引入了智能烘烤控制系统,能够精准调控烘烤过程中各阶段的温度与湿度,取代了传统需要烟农24小时不间断值守的繁重劳动。这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因采用高效清洁燃料,进一步节约了燃料成本,从而切实减轻了烟农的生产负担。”包明达说。 家住达家沟镇安山村的王德惠是一名有着多年种植烟叶经验的老烟农。去年,他家的烟叶全送到了烘烤基地进行烘烤。与自家烤房相比,智能化烤房不但可以大幅提高烘烤效率,减少采烤用工量,降低劳动强度,同时,烟叶烘烤的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为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年,烘烤基地建到了家门口,这让王德惠喜不自胜。 “智能控制系统确保了烘烤工艺的精准执行,有效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显著提升了烟叶的烘烤质量。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烟叶销售价格的提高,烟农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扩大。我们保守估计,仅通过烘烤环节的技术升级与科学管理,便可为烟农实现每亩100-200元的增收。此外,结合前期在品种优化与绿色生产方面的措施,今年烟农的整体收益预计将有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烘烤技术改革,积极推进专业化烘烤服务队伍的建设,使更多烟农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实际效益。”包明达高兴的表示。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