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临江市以“撑伞护航”品牌活动为统领,深挖本地红色资源“富矿”,创新教育形式,凝聚多方合力,探索出一条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的特色路径,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注入了鲜活的“红色动能”。 红色遗址遗迹是凝固的历史,如何让其不再沉默,真正“火”起来,成为吸引青少年、教育青少年的精神灯塔?临江市关工委的实践聚焦于“融合”二字。 “遗址+科技”融合:提升吸引力与体验感。在保护遗址本体、保持历史庄重感的前提下,临江市关工委鼓励在条件成熟的遗址点尝试融入适度的科技元素,提升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在桦树镇智取西南岔伪警所遗址,探索利用AR技术,通过手机APP或特定设备,在遗址现场叠加还原历史战斗场景的动画演示,让参观者更直观地理解“智取”的过程。在大栗子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宣读退位诏书旧址,考虑设置数字导览二维码,扫描即可获取更详细的图文、音频介绍,甚至播放相关历史影像片段。 “教育+帮扶”融合:延伸品牌温度与深度。在“撑伞护航”活动深化阶段,临江市专门成立了“撑伞护航五老帮扶会”,印发正式文件,明确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帮扶会依托关工委爱心助学协会的成熟体系,设立了五大实体化服务站,构建起“市级统筹、市直保障、乡镇兜底”的关爱闭环,将传承红色基因与解决青少年实际困难紧密结合。帮扶会负责人介绍,“我们不仅要通过红色故事铸魂,也要实实在在为孩子们‘撑伞’,解决他们成长路上的困难和烦恼。”这种“精神哺育”与“物质帮扶”的双轮驱动,让“撑伞护航”品牌更有温度、更深入人心。 “品牌+基层”融合:激发源头活水与创新活力。临江市关工委大力鼓励和支持乡镇街、村(社区)关工委立足本地红色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形成“一地一品”的生动局面。临江市桦树镇关工委充分利用“智取西南岔伪警所”这一独特遗址资源,开发特色教育活动。大湖街道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参观山杏沟日军遗留工事遗址,进行直观的国防和历史教育。七道沟村关工委在组织“研学”祭扫曹国安烈士墓活动时,不仅流程规范,还认真搜集整理相关史料,确保讲解的准确性……这些来自基层的、带着泥土芬芳的鲜活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撑伞护航”品牌的内涵和外延。 临江的红色沃土,为“撑伞护航”品牌提供了不竭的滋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关工人不懈的追求。接下来,临江市关工委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深耕红色资源,创新工作方法,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用心用情用力擦亮“撑伞护航”品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临江的智慧和力量! 初审:郭小宇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