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东丰县杨木林镇四合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目前,中药材种植达到210亩,带动农户31户,户均增收达1万元。 过去,四合村只有发包土地的几千元收入,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致富步伐缓慢。为了尽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村民增收致富,2021年,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开展调研市场,决定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 种植中药材,首先要考虑的是适应本地种植环境。村党支部书记尹洪军发挥“头雁”作用,精心选择品种,研定错峰思路。通过探索实践,选定藁本、威灵仙、山赤芍、桔梗等8个适宜本地土壤和气候生长的中药材进行种植。种植过程中,借鉴药材商经验,了解哪些品种具备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的竞争优势,做到“人有我优、从众我弃”错峰种植规避风险。同时,运用“以短养长”策略,所选品种均为两年或三年生,通过交替轮作,保证每年都有新药材出售,实现资金快速回笼,这一策略不仅带来了短期收益,还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拓宽销售渠道,发展订单种植。村领导、合作社负责人主动走出去“攀亲结友”,先后与辽宁省铁岭地区某中草药有限公司、安徽亳州市一些医药公司达成深度合作,签订中药材种植及收购协议,建立了种、产、销的完备链条。近几年,合作社产出的中草药及药材幼苗远销东辽、梨树、通化、清原、西丰等地。 探索兼种兼收,提高产出效益。为充分挖掘耕地资源潜力,提高耕地利用率,在药材田里兼种大豆、玉米,既满足了药材喜阴特性,又保障了种植户收入。以种植藁本为例,三年间每亩投入种苗、肥料、租地、除草成本约4700元。藁本销售后,加上兼种玉米收入,每亩年均利润可达4900元,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发展药食同用,延伸产业链条。锚定提高中药材价值,发展食疗养生药膳“农家乐”4户,主要经营藁本馅包子、凉拌沙参、桔梗咸菜、中药炖土鸡等广受游客喜爱的菜品,吸引了大量的周边游客品尝药膳美食,进一步带动了农民增收。2024年,合作社与黑龙江某企业公司签订藁本叶收购订单,将原本没有利用起来的藁本叶以每市斤2元卖给对方,首批订单3万元,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村集体经济发展了,财力增强了,村“两委”便在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投资修筑维护村路、桥涵、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人居环境。同时,向66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日祝福金,截至目前,已发放2万余元。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更赢得群众上级的好评。近几年,四合村相继获得“吉林省文明村镇”“吉林省美丽乡村”殊荣。 初审:张立蕴 复审:韩铁英 终审:曹梦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