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贺 王英健 报道 金秋时节,通榆县双岗镇林海村285公顷大田玉米进入丰收季,总产值预计达到600多万元。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背后是农夫大田合作社“科技+农业”的深度融合,让传统种植业插上了“智慧翅膀”,实现产量与效益的双重跃升。
大田里,金黄饱满的玉米穗像“金娃娃”一样挂在秸秆上,玉米收割脱粒一体机穿梭田间忙碌地采收,到处是繁忙喜悦的丰收景象。农夫大田合作社负责人李明介绍,从目前收获情况看,每公顷达到2.4万斤左右。过去这个地块每公顷产量为2万斤,现在每公顷增收3000多斤,这是高标准农田治理以后,再加上精准密植、水肥一体化的显著效果。
今年春耕伊始,林海村便与农夫大田合作社达成深度合作,采用“合作社托管+全程科技赋能”的模式,对285公顷玉米田开展标准化种植。从播种到采收,科技手段贯穿始终。前期推行“精准整地+导航种植+浅埋滴灌+精准密植”一体化方案,确保种子着床均匀、水肥直达根系,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中期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按需供给”,搭配无人机巡田、精准喷药技术,做到病虫害“早发现、早防治”,既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又降低了人工成本。
今年,林海村带动500多户农民参与种植,通过合作社托管模式,农户不仅无需投入人力物力,还能享受科技种植带来的增收红利,真正实现“省心种、放心收、多赚钱”。通榆县将继续深化“科技+农业”融合模式,将这套成熟的科技种植方案推广到更多农作物、更多种植区域,让智慧农业的红利覆盖更多农户,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