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旭 于婷 本报记者 徐文君
当一棵棵承载着朝鲜族千年风味的辣白菜,跨越山海走向国际餐桌,舒兰这座东北小城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正迎来一场从“田间”到“全球”的质变。近日,舒兰市学明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泡菜生产车间正式启动试生产,作为当地首个规模化、标准化、链条化的泡菜加工项目,它不仅为区域特色农业注入新动能,更以千万产值为起点,撬开了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
这个坐落于平安镇的现代化工厂,以19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构建起完整产业链:15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内,现代化加工车间、鲜菜存储库与冷库各司其职,每年2400吨的辣白菜产能背后,是近千万元的年产值预期,将传统风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
从白菜到辣白菜的蜕变,藏着12道工序的匠心坚守。项目严格遵循朝鲜族传统腌制技艺,改刀、清洗、刷料、腌制……每一步都承载着非遗风味的传承;而无菌化的全程操作,则让传统工艺与现代食品安全标准完美融合。如今,企业已根据时令完成多产地白菜采购,注册专属品牌,为产品打上“舒兰印记”。
在产能稳定后,企业的蓝图已悄然展开:从单一辣白菜品类,向萝卜条等多元泡菜产品延伸,持续丰富产品线;在市场维度,一边与韩国企业达成初步合作、完成出口手续办理,让舒兰泡菜“闯”入国际市场,一边深耕本地渠道,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销售格局。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小小的辣白菜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项目直接带动周边40余名村民就业,为10户脱贫户搭建起稳定增收的平台,让产业发展的红利真正扎根乡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频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