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快走:帮助延长寿命
研究发现,每天快走一会儿就能延长寿命。对于不爱动的女性每天增加快走10分钟或30分钟,预期寿命可延长0.9年和1.4年;男性效果更明显,分别延长1.4年和2.5年。
餐后快走:明显降低血压
研究提示,这一习惯能显著改善夜间血压。餐后步行的益处集中体现在夜间血压改善。夜间中心收缩压、中心增强压(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中心脉压均显著降低。
倒着行走:能够保护大脑
倒走不仅能挑战身体协调性,还能“激活”大脑。研究发现,倒走可以改善认知功能、本体感觉和空间意识。
屈步走路:帮助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做屈步走,这个小动作对调控血糖很有帮助。先向前迈出一大步,然后前腿弯曲,呈弓箭步,让大腿与地面平行,坚持一两秒钟,然后再往前走换另一条腿。
端臂健走:缓解颈肩不适
进行端臂健走有助于缓解久坐者的颈椎病和肩周炎等带来的疼痛。走路时双臂在腰前交叉,然后慢慢上抬至下颌,如同脱套头衫一样,而后伸直双臂,到达顶点位置后缓慢下放,并让肩膀充分放松。
陡坡行走:锻炼臀腿肌肉
上坡行走时重心向前,核心和下肢集中用力,可有效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及紧致臀部肌肉。下坡行走时上身自然后仰,配合摆臂有助强化肩臂和胸部肌肉。
踮脚走路:促进气血循环
踮脚通过刺激脚部经络,可以促进全身气血循环,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建议踮起脚尖,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以感觉舒适为宜。
走路上楼:预防心血管病
研究发现,与不爬楼梯的人相比,每天爬5次(一次10步)以上楼梯的人,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约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