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1日
首页
第05版:黑土地

墙上的“三字经”

马明清

驻村第一书记老马刚来村里,一下子被村民的“任性”搞得焦头烂额。垃圾随手扔,左邻右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他率领的驻村工作队最初规划的美好蓝图在这乌烟瘴气的环境中烟消云散。

苦思冥想多日,老马灵机一动,决定将《村规民约》编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经”,涂刷在村头巷尾的文化墙上,村民一走一过就能看到“三字经”,让墙上的字“说话”,约束大家的行为规范。

“埋汰大王”周万年是五保户,又是村里的脱贫户,素来邋里邋遢,房前屋后乱七八糟堆满杂物,路边沟杂草丛生,左邻右舍看着都不顺眼,却又无可奈何。自从“三字经”上墙,“净齐美,好家园,环境差,人人烦”就刷在他家外墙上,这句话天天在他眼前晃来晃去,总觉着有人时不时在他耳根子念叨。起初,老周嘀咕:“就几个破字,能管啥用!”可架不住谁路过谁念叨,连小孩子放学都指着墙面大声地念。老刘越听越不顺耳,总感觉大家是特意念给他听,索性每天捂住耳朵。过几天,这句话还是在他耳朵里嗡嗡。实在坐不住了,不都说我埋汰吗,我就收拾给你们看。于是抡起扫帚,屋里屋外,旮旯胡同,一顿收拾。等老马书记再去他家时,只见小院子周围焕然一新。老刘挠着头苦笑着:“天天念经,烦死我了,现在耳根子总算清净了。”

李信和王清两户人家因篱笆墙20公分的边界吵了很多年,互不相让。老马几次上门调解,奈何谁也不服谁。一天,王清大哥蹲在地上一边抽烟,一边死死盯着外墙上“邻里间 ,有情谊,互帮忙,如兄弟”发呆。正巧李信家嫂子出来倒垃圾,她随口说:“王大哥,你说说,咱这些年为这点边边沿沿伤了和气,真不值当。”两人盯着这12个字,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觉着墙上的话在理。当场坐下来重新丈量边界,两家从此握手言和。此情此景被工作队队员小李看到,他随口吟道:“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过去,村里红白事讲排场比阔气,很多家庭因一场宴席负债累累。“红白事,节俭办,酒席宴,要简单;吃穿住,照料强,生厚养,简单葬”成了新的风向标。村东头老李家娶媳妇,没有豪华车队,没有大摆酒宴,不收份子钱,就在自家小院里随意弄了几桌家常菜,邀请亲朋好友热闹热闹。大家纷纷夸赞:“老赵家的婚礼,有烟火气,有人情味,还不浪费,挺好挺好!”

那天一早,老马看着墙上的“三字经”,再看看如今村里的变化,偷偷地捂着嘴笑了,一不小心,竟笑开了村口的那片李子花。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