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福
我在榆树市太安乡政府工作多年,回首过往,《吉林农村报》早已成为我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忠实的老朋友,陪伴我一路成长,见证我在农村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初入乡政府工作时,面对千头万绪的农村事务,我时常感到迷茫与困惑,不知从何处着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办公桌发现了一叠《吉林农村报》,随手翻开,报纸上丰富的内容瞬间吸引了我。从党的各项惠农政策解读,到各地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到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动案例,每一篇报道都如同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开展农村工作的大门。
从那以后,阅读《吉林农村报》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通过这份报纸,我及时了解国家对于农村发展的新方向、新举措,让我在开展工作时有了明确的政策依据。
除了为工作提供指导,《吉林农村报》还为我提供了展示太安乡发展成果的平台。这些年,我积极向报社投稿,将太安乡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新变化、新成就通过文字和图片传递出去。我乡举办的文化广场活动、农家书屋建设成果,以及春耕秋收等工作中的努力与付出,都在报纸上得以展现。这些报道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太安乡,也激励全乡干部群众更加努力地建设家乡。
在与《吉林农村报》相伴的日子里,我结
识了许多优秀的编辑和记者。他们专业、敬业的精神深深鼓舞着我,在我投稿的过程中,他们总是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我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他们深入农村基层,挖掘那些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为农村发展鼓与呼,这种对农村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更加坚定了我在农村工作的决心。
如今,《吉林农村报》不断发展创新,从传统的纸媒拓展到新媒体平台,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形式,以更加生动、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它关注农村、服务农民的初心始终未改。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未来的
日子里,我将继续与《吉林农村报》携手同行,在它的陪伴下,为太安乡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孙国福,任职于榆树市太安乡政府。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吉林作家协会骨干班学员,发表各类作品3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