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首页
第01版:要闻链接

跨越三十五载的红色致敬

——白山方大集团的拥军之路

王博凡 申文力 刘振东

他们的每一个名字,每一段故事,每一枚沉甸甸的勋章,都镌刻着不朽的忠诚信仰,见证着不屈的民族脊梁。他们是烽火岁月里走来的老兵。

他们怀揣赤子之心,持续深化“党建+公益”模式,用三十五年的坚守,向军队、老兵、军属献上爱心。它是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白山方大集团。

凭一腔热血、一片爱心、一份情怀——35年来,白山方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宁凤莲带领200多名员工,在长白山林海、松花江畔,续写着“民爱兵、兵爱民,企拥军、军护企”的温暖故事。

3万公里,穿越时空的时代印记

致敬,从坚守开始。

白山市的群峰间,藏着太多红色记忆。这里是东北抗联的主战场,是四保临江的大本营,是抗美援朝的后勤线;长白山的褶皱里,仍印着抗联战士的血火足迹;松花江的涛声中,还回荡着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

“若无英雄热血奉献,何来今日祖国昌盛、企业发展、人民安康?”生于斯长于斯的宁凤莲,自幼浸润在红色文化中,对军人的敬仰早已融入血脉。1990 年,刚担任浑江糖酒站(白山方大集团前身)总经理的他,便带着这份敬意踏上拥军路:主动对接消防中队,实施军企共建,更将定期慰问老兵列为企业不变的约定。

“军人高尚,是最可爱的人,最值得牵挂。”宁凤莲话语不多、情真意切。白山方大集团成立后,他第一时间把爱国拥军工作列入党委议事日程,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会做好规划,将拥军的人员、经费落实到位,提前部署慰问细节,组织开展各项拥军工作。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要为老兵送去更多的关爱与敬意,让英雄精神代代传。”宁凤莲动情地说。

一场场 “致敬英雄、情暖老兵”的活动接连展开 ——

建党104周年前夕: 6月16日,宁凤莲率党员、青年志愿者看望黄德珍、庄子普等7名抗美援朝老兵;6月21日至22日,集团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党支部党员、团员青年走进刘庆恩、孟繁德等17名老兵家中。

“八一”建军节前夕: 7月15日,集团党委班子及志愿者慰问任瑞连、刘光明等10名老兵;7月18日至19日,宁凤莲率队看望李保忠、刘平等26名老兵;7月24日,集团团委慰问于希敏、刘福宽等4名老兵。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夕: 8月8日,吉林省酒文化博物馆党支部党员、青年志愿者专程探访郭先聪、聂昆等17名老兵。

数月间,白山方大集团面对面探访80名老兵。80名老兵,80段传奇。面对褒扬:有的老兵展示军功章,眼中闪烁着自豪;有的庄严敬礼,尽显军人坚毅;有的唱起《慰问志愿军小唱》,流露铁汉柔情;有的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满怀对和平的珍视……

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回报社会。从1990年至今,白山方大集团一班人用滚烫的爱国心,组织员工1万余人次,开展拥军1000多次,慰问军警单位300多个,累计慰问老兵近300人,拥军之路超过3万公里。

正因为这份坚守,白山方大集团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宁凤莲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中国双拥年度人物 ”。

与时间赛跑,追逐岁月的真诚守护

致敬,从守护开始。

爱国拥军,见诸于行。翻开白山方大“慰问老兵登记表”,姓名、年龄、住址、联系人、身体状况、参战经历清晰在列。寥寥数语,浓缩了他们的报国岁月:石辛和,96岁,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段奇瑁(女),94岁,参加抗美援朝……

老兵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的开创者、见证者、建设者。慰问之初,找到这些功勋卓著的老兵,成为一道“必答题”。白山方大集团党委与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多次对接,获取多名老兵信息。“温暖老兵,努力不落一人。”集团党委动员全体员工深入当地各个街道(乡镇)、社区(村屯),细致查找、逐个询问,建立档案、明确信息。经过大家同心协力,白山方大登记在册的白山市、长春市的抗战、抗美援朝老兵已达100余名。如今,老兵中最大的已经106岁高龄,最年轻者亦年过九旬。白山方大正抢抓一切机会,为他们送去浓浓关爱、殷殷祝福。

白山市浑江区的抗战老兵刘长俊(1926年生),1945年参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数十场战役。自2013年获悉其事迹起,白山方大集团每年两次、连续七年探访老人,宁凤莲更是与之促膝长谈,嘘寒问暖,结下深厚情谊。

“每少一个名字,就少一段鲜活的历史。”关爱老兵实为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翻册页,宁凤莲与班子成员备感责任深重——这不仅是名单,更是鲜活的历史与沉甸甸的情意,于是,寒冬腊月,他们顶着风雪翻山越岭;酷暑盛夏,他们踏着泥泞走进山村……慰问脚步从未停歇,只为将关爱与祝福及时送达。

这份执着,早已融入企业的基因。“让员工学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文化、汲取奋进力量,方能为企业攻坚克难、行稳致远提供精神动力。”宁凤莲坦言,红色信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定信心与强大力量。

入职不到3年,茅台专卖店营业员历娜就参加了2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她说,一个这么有爱心的企业,怎么会不发展壮大,怎么会不善待员工,怎么会不赢得认可。“作为白山方大人,我骄傲。”历娜无比自豪。

这不是终点,跨越山海的精神传承

致敬,从传承开始。

每一次慰问,皆是对英雄的抚慰;每一次探访,皆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每一次走近,皆是对历史的铭记。

白山方大拥军史,即是企业发展史。宁凤莲感言,35 年来,他们的脚步不仅踏遍吉林的山山水水,更走向全国,追寻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身影。

2018至2021年,宁凤莲三赴广东,拜访“钢铁战士”麦贤得;两进北京,慰问“京城活雷锋”孙茂芳……从江西到广东,从北京到革命老区,他们的足迹延伸向更多英雄和爱国地。

四保临江纪念碑、杨靖宇殉国地、王德泰烈士陵园……印有白山方大党员员工的足迹;延安、梁家河、井冈山、中共一大会址、南湖、西柏坡、瑞金、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留有白山方大党员、团员、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三十五载,拥军已成企业习惯、使命、责任与文化,更为员工树起无畏信念,传递奋进力量。

“老兵是国家的脊梁,他们的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白山方大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董青山的话,道出员工的心声;党办主任、团委书记张永琪说:“慰问老兵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我们要把这份精神传下去。”共青团员徐兴华在日记里写道:“前辈们用生命换和平,我们更要珍惜当下,好好工作,报效祖国。”

“关爱老兵,是对英雄的致敬,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宁凤莲的承诺掷地有声:“我们会一直做下去,让历史记住每一位英雄。”

“爱国拥军,白山方大集团是白山的一面旗帜、一个榜样,也传递出一种精神。正因为有了许多像‘白山方大’这样的企业和宁凤莲般的企业家,白山市方能连续5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让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传统在革命老区蔚然成风、不断传承。”白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盖莉莉这样说。

岁月流逝,精神永存。三十五年拥军路,是一段温暖的历程,更是一种精神的接力。宁凤莲说,白山方大有一种信念,将“铸就钢铁长城”之行延续,让“拥军、爱兵、兴边”代代相传;白山方大有一个理想,就是打造百年企业。如今,他们正向着这个目标勇毅前行。

老兵不老,精神长青。而白山方大的故事,还在继续。这条路,他们会走得更远、更坚定。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