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9日
首页
第05版:黑土地

兰花的启迪

张若雯

我是一个不善养花的人。那些被我从花鸟市场带回来的生命,在我手中不过是阳台一角的摆设。什么时候想起来,便给它们续上一点自来水,权当保命,有时这点给予也难保,任其自生自灭。

母亲却是爱花之人,去年岁末,母亲来我家小住,她一眼便瞧见了阳台角落里那几盆叶片枯黄,茎秆萎蔫,已经奄奄一息的“小可怜们”:“怎么把花养成这样?”母亲心疼地责备道。第二天,她特意去了花鸟市场,买回新土与肥料,蹲在阳台上忙活了整整一个下午——松土、施肥、浇水,最后将它们小心翼翼地安置在阳光最好的位置。

我看着母亲沾满泥土的双手和被汗水浸湿的鬓角,觉得为几盆花草如此大费周章实

在不值。母亲头也不抬地说:“万物皆有生命,喜欢就好好养它,要不然就别养。”我一时语塞,竟找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母亲回家后,我故态复萌。浇水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母亲倒是惦记着这几盆花,通话时总要问上几句,叮嘱我按时浇水。直到某个清晨,阳光穿过玻璃窗,在兰花叶片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提起水壶准备例行公事,忽然发现几片修长的叶子中间,竟冒出一支嫩绿的花剑,蓄满待发的力量。

这意外的发现让我心头一颤。此后每天起床,我都会在兰花前驻足片刻,看着那花剑一日日拔高,顶端渐渐膨大。一日清晨,薄如蝉翼的花苞皮悄然裂开,露出四个娇嫩的花蕾,它们次第绽放时,我仿佛见证了一个奇迹。

原来,那些我们盼望的美好,都需要日复一日的养分与关爱作为铺垫。兰花不语,却教会我道理:对生命的敬畏,不在言语,而在那一瓢水、一捧土的坚持里。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