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英学
小暑过后,天气异常炎热,酷暑难耐。
热浪一波又一波,接连不断,弄得人有些寝食不安。此刻,让我想起了儿时住在乡下的日子,想起母亲给我们编织的一把把蒲草扇子。
童年,是在乡下的一个小村子里度过的。
在村后不远处,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宽不过五十米,站在老宅后侧的土墙上,就可以看见那条小河的大堤。
小河虽然不宽,但是一到夏季,河水有时会暴涨,浑浊的河水夹杂一些树叶子、草棍子横冲直撞。在我们村和对岸那个村子之间,有一座石桥,那些从上游冲下来的杂物,常常被那座石桥的几个石墩子给拦住,咆哮的河水卷起老高老高的浪花。
多数时间,河水是平静的,也是清澈的。在河水靠近岸边的地方,生长着一片片蒲草,直挺挺、绿油油,受到河水的滋润,到了夏天长势非常快,高的都在一米以上,有的还高出了人的个头。蒲草伸展出的叶子晃晃悠悠,一些水鸟落在上面觅食,或是飞来飞去、“唧唧”玩耍,弄得蒲草东倒西歪,看上去有些“浪漫”。
乡下人都说“蒲草是个宝,编织离不了。”这话一点也不假。
住在乡下,蒲草的作用实在太大了,编织扇子、垫子、席子、草鞋,还有枕头,蒲草的用处简直数不胜数。
儿时的夏天,我总能看见母亲给我们编织蒲草扇子。从记事的时候起,母亲哄我们睡觉时,一边给我们哼儿歌,一边用手摇动着那把蒲草扇子。
蒲草扇子多半是圆形,再插上一个巴掌长的小木棍,固定在最下端。为了美观和耐用,有的人家还把那个用于固定的木根也用蒲草编织在里面,母亲就是这样编织蒲草扇子的。
母亲编织的蒲草扇子有许多好看的图案和花纹,不像有的人家那样简单地一上一下“编马莲垛”。母亲把对儿女的爱,都编进了一把把蒲草扇子里。
夕阳西下,乡下人吃饭早,大人孩子围坐在大柳树下或是阴凉一些的墙根下,人手一把蒲草扇子,听人讲笑话、说故事,不但身上凉快,也会驱散周围“嗡嗡”叫的蚊子和“小咬”的进攻。
乡下的夏天,虽然窗户全部打开了,但空气还是闷热闷热的。睡觉前,每人手里一把蒲草扇子,边说话边扇风,摇着摇着,也就慢慢进入梦乡。
蒲草成熟后,蒲草中间伸出来的“蒲草棒”,孩子很喜欢,大大的蒲草棒像是一根根诱人的“香肠”,直挺挺地“站立”在蒲草中间。但此时的蒲草还是软软的、湿漉漉的,很轻,割下一大捆,也没有多少重量。
割下的蒲草,除了编织一些来年夏天使用的扇子以外,人们还用它编织垫子、帘子、草鞋等。
母亲年年都给我们编织蒲草扇子,也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把。在炎热的夏天,我们是在蒲草扇子的风凉下,度过了一个个酷暑,在蒲草扇子的味道中渐渐长大成人……
又是一个盛夏,在公园绿地或是湖畔散步时,清风袭来,总会闻到一股股蒲草的清香,那一把把蒲草扇子,便又展现在了我的面前,心于是变得安宁自在,清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