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连祥
村路平整洁净,民居错落有致,休闲长廊古朴典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墙体彩绘格外耀眼……这里,就是前不久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的梅河口市曲家村。
曲家村位于红梅镇东南部,下辖4个自然屯、2个村民小组,过去,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村党支部、村委会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目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发展多点开花、乡风文明浸润人心。
多业并举促增收。近年来,曲家村依靠村集体力量,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为村民发展养殖业“打样”,促进了全村肉牛养殖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农户种植花卉,养殖特色家禽,发展时令蔬菜生产,让“方寸庭院”变身“聚宝盆”。为了让有限空间产生效益,村两委鼓励扶持村民在道路两侧栽植鸡心果树,既美化了环境,所产鲜果还能增加收入,实现植树绿化一举双赢。
崇尚文明树新风。多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致力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组织党员干部进门入户宣传,在唠家常中宣讲政策、传播文明,让村民争做“文明曲家”的建设者。现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经常热闹非凡,既有宣讲队开展政策宣讲解读,又有农业专家传授种植经验,周末更是孩子学习娱乐的聚集地。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制度,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生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村民共识,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文明新风萦绕全村。
选树典型树旗帜。走进曲家村,矗立在文化广场上的村规民约碑刻格外耀眼,10条朗朗上口的约定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契合新时代文明风尚,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美丽约定”。村“两委”组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推选“最美婆媳”“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以“村民学、村民做”的方式,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织密共治幸福网。村两委践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模式,以三级网格长制进行包保,形成“小事网格办、大事村统筹”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路径。建立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机制,结合法治宣传、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及时化解矛盾于萌芽之中,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乡野。站在新起点,曲家村瞄准乡村全面振兴目标,正以踔厉奋发的干劲,继续书写产业兴旺、生态优良、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