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 本报记者 吴连祥
远眺青山如黛,满眼生机。近观沃野苍翠,禾苗茁壮。夏至时节,走进柳河县时家店乡,只见座座庭院整洁敞亮,绿植花卉有序种植,彩色墙绘主题鲜明,引人注目,一幅幅和美乡村的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多业并举兴产业
近年来,时家店乡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围绕优势产业、优化服务和集体增收等做足文章,加快了强乡富民的步伐。
产业振兴,龙头带动至关重要。因此,乡党委、乡政府在抓好肉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指导企业运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不仅为集体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发挥资源优势,制定出台政策措施,积极扶持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柞蚕养殖、烤烟种植、农机服务等项目,构建多业并举发展格局;搭建服务平台,鼓励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300人。依托天翊钙业有限公司、肉鸡养殖场、柞蚕场等产业基地,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32个,人均年增收1.28万元。
发展林下山参产业。发挥长兴村、农安村3户林下参种植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在适合地块种植林下参。目前,已组织人员对时家店村、煤窑村等37个地块的土质进行取样送检,根据检验结果,鼓励农民在适宜地块发展林下参种植产业。
打造优质水稻产业。依托优良生态优势,宣传推广先进水稻种植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大面积种植优质品种,产出的“时家店”品牌优质大米畅销省内外。
优化环境强基础
宜居宜业,“塑形”当先。秉持这一理念,时家店乡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上半年,组织乡村干部、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动用挖掘机、垃圾车40余次,清除村屯“三小五堆”、卫生死角30余处,清运生活、河道垃圾29吨,实现道路干净整洁,河道清澈见底,村屯面貌焕然一新。
建强完善基础设施。组织施工力量,高质量完成鹿尾林村灌溉渠和围墙、胡家村水田灌溉渠、农安村农田作业道、时家店村边沟、长兴村输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已完成机耕路垫地9114米、水渠3721延长米、方涵22个、石笼子800立方米,为实现防洪涝、旱能浇、涝能排打下了良好基础。
培根铸魂创文明
多年来,时家店乡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大力培育树立诚实守信、崇德向善文明村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聚焦培育文明乡风,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上半年举办各类宣教活动10余场,参与群众370人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利用《村规民约》的作用和文化育心的滋养作用,明确红白喜事操办标准,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利用村部、文化广场等宣传阵地,开展常态化宣传活动,将文明新风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全乡8个行政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引导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将资金用于发展生产。
如今,尊老敬贤、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爱护环境在全乡蔚然成风。文明,已成为人们心中崇尚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