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崔艳秋 报道 日前,在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金忠水稻基地,农户刘金忠对田里嫩绿的秧苗赞不绝口:“根壮叶挺,抗冻抗病,心里特别踏实!”他口中的明星品种,正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历经十年培育的“吉科稻518”,被农民誉为黑土地上的“春耕芯片”。
稻瘟病是威胁水稻生产的头号病害,严重时可致减产50%以上。2008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李开忠教授团队立下攻关目标。依托吉林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团队运用分子标记技术精准锁定抗病基因,结合人工气候模拟实验室实现“一年种四季”,创制出26份抗病高产新材料。历经千余次杂交试验、千余亩田间验证,成功突破抗病与高产兼顾的难题,“吉科稻518”应运而生,目前已在全省广泛推广,累计面积达183.1万亩,实现水稻增产9155万公斤。该培育项目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擦亮了吉林优质稻米“新名片”。